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剛發表的「環球金融穩定」報告警告謂,儘管全球金融制度目前運作良好,可是背後卻隱藏着不少危機。
隨着低利率周期和低信貸風險情況的消逝,各類金融資產若出現價值上的調整,市場是否有足夠的承受能力,不無疑問,故各國政府必須為可能發生的危機及其後遺症作好準備,例如向家庭宣傳並提高對金融投資方面的教育和如何獲取具質量的建議,以及為未來退休計劃作出更大的承擔。
國基會理事兼國際資本市場主管豪斯勒(GerdHaeusler)則表示,過度充斥的資金和年來低風險概念,正為日後市場出現調整時埋下難以估計的風險,市場或能承受單一環節的震盪,但卻未必能抵禦多個環節同時發生問題的衝擊。此方說美元,多年來差不多僅依賴亞洲多國中央銀行的支持(買入),一旦這些央行有另類「想法」,美元便有如在擂台上被重重擊中一記右勾拳,不即時倒下也交叉腳,後果難以想像。
此外,因貨幣供應過大及利率長期處於超低水平,可能隱藏着誘發一股突如其來或無從預期的通脹風險,最終將導致利率急升,企業信貸急劇收縮,投資者驚惶失措,如果因此而擴大至出現羊群心態,整個金融市場便存在極大危機云云。
若是本欄長期忠實讀者,對豪斯勒這番說話應不會感到陌生吧?瞧瞧各地樓房市道和商品期貨市場之火熱情況、美元為何欲跌還休,便明解筆者膽敢一早斷言聯儲局加息「絕不手軟」者也,超低息,企業投資也沒有先急增,難道一眾決策者或CEO是儍仔乎?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