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丙坤訪京之旅化危為機

江丙坤訪京之旅化危為機

湯本 美國克萊蒙研究所亞洲研究中心主任

中山陵的風光和景觀,訪問過的人無不為其壯麗驚歎和感動。三月仲春,江丙坤之行與北京達成「十項共識」、「政黨交流模式」及「胡連會」。正是滲透民主人權及自由(包括經濟自由)的真諦的「三民主義」,光照兩岸的展現。
國民黨充份理解民眾需要的,是個人權利和利益,十項共識,抓住了農民、台商、青年學生,總體上是抓住渴求「經濟發展、兩岸和平」的民意。政治的紛亂、高調、空洞,已使台灣民眾厭倦。
筆者曾兩度會見江丙坤先生,一次作為專家學者與訪問美國的江交流,一次是以美國之音節目主持人訪問他。令筆者印象深刻。江丙坤是一個本省籍但胸懷廣大的財經領導人和政治家,對美中台關係有深刻務實的見解。他告訴我,他許多朋友在美國過着十分舒適的生活;早年,他也有在美國工作的機會,但他卻選擇在台灣為民眾打拼。他具有為國效力的理想,這在今天的政界中已不多見了。

無疑,江丙坤此行緩和了兩岸局勢,為台灣人民爭得諸多權益,為中華民族的融合及交流打破堅冰,開創歷史;為台灣的宏觀安全,獲得了保障。國民黨的方向,就是現代政黨的方向:人民權力至上,民眾經濟利益至上。
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埃雷利就江丙坤之行發表談話:美國樂見兩岸溝通和會談,希望兩岸和平友好地發展合作。美國是江丙坤之行最強有力的國際支持。須知,在兩岸關係上,國民黨的所有開創性的努力和政策,都與華府高層有廣泛交流,獲得布殊總統、國務卿賴斯及白宮決策層的支持。
正如泛藍駐美代表袁健生與筆者談到:「江丙坤此行是破冰之旅,是緬懷之旅,是經貿之旅,也是和平之旅。我所了解的美國高層各界均給予極高的正面評價。白宮高層人士認為,這是將不久前的兩岸戰爭氣氛,轉化為和平氣氛的重要轉機。兩岸的善意互動,十項共識非常務實符合台灣民意,而且,台灣將可能加入世衞的契機也已出現」。「美方尤其強調,(兩岸)這種溝通及善意互動必須持續進行。」

華盛頓一個資深人士認為,台灣綠營對江丙坤之行的抹黑沒有用:「他們必須看美國老大哥的臉色行事」。另一項美國支持會談的佐證是,唐家璇在與三月訪北京的國務卿賴斯道別時說:「你的建議很好。」賴斯的建議之一,就是「國共協商,良性善意互動」,也就是中華傳統智慧「堤內損失堤外補」。據一位美國資深國際問題專家認為:「如果現在還有人沒有讀懂白宮的堅決支持(江丙坤之行及國共善意協商),那是沒有腦筋的人。」
即將擔任世界銀行行長的沃爾福威茨接受美國《商業周刊》(二○○五年四月四日期)訪談時指出:「渴望自由是最強大的力量」。台灣人民渴望保障自己已經獲得政治民主權利(儘管還有缺陷),台灣人民也渴望的經濟自由、免除戰爭威脅獲得永久和平安全的自由,是台灣最強大的力量。
江丙坤之行穩定兩岸局勢,開創和平善意互動,也是台灣民主力量的主動出擊。同時,美方高度肯定的「兩岸的善意互動」、經濟文化的合作,將使台灣農民獲得經濟利益,而減少和淡化南部一些農民的政治盲動。在一場瘋狂的「台獨」賭局的危機中,江丙坤下了一個「民族、民生、民權」的好注。
「台灣優先,兩岸合作」的局面能否由此展開,台灣朝野的合作非常重要,也端看台灣人是否認真看待和平;看待自己的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