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言堂:<br>條款相同為何窩輪價格不一?

錦言堂:
條款相同為何窩輪價格不一?

在上周六(4月2日)的一場窩輪投資講座中,有與會投資者問到,為何市場上會發現有條款相同、但價格不一的恒指認購證?而遇到這種情況,投資者應如何選擇?買帳面價較平的恒指認購證是否應較合適?
其實,出現行使價及到期日相同,但窩輪價格不同,甚至相差頗遠的情況,是較常出現在恒指相關的窩輪身上。
投資者應該知道,其中一個影響窩輪價格的因素是引伸波幅的水平,故此,即使行使價及到期日相同,但如果引伸波幅水平有高低之分,都會令到窩輪的價格出現差異。
為何筆者說這個條款相同、但價格差異較大的情況,會較常在恒指窩輪身上出現呢?這就是與窩輪的換股比率有關了。因為在一般股份窩輪身上,換股比率只有10兌1及1兌1的選擇,故此,如果窩輪本身的條款及換股比率均相同,其價格的差距是不應太大的。
因為在現時窩輪市場透明度增加及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條款相同的窩輪,其引伸波幅是不應長期出現大差異的。

關鍵在換股比率
然而,在恒指窩輪身上,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現時並無指數窩輪換股比率的規定,故發行人可按個別需要來定出某指數窩輪的換股比率。因此投資者會發現,現時有些恒指窩輪的換股比率可能是5000兌1、可能是4500兌1,亦有可能是4000兌1。就是因為這個換股比率不一的原因,所以即使某些恒指輪的行使價、到期日,甚至引伸波幅一樣或大致相同,但價格卻會出現較大的差異。

在一般情況下,換股比率愈大,窩輪的價格會愈低。舉個簡單例子,如果某兩隻恒指認購輪的條款及引伸波幅均一樣,換股比率為5000兌1的認購輪,價格就會較換股比率為4500兌1的為低。
雖然換股比率會影響窩輪的帳面價格,但由於這不是決定窩輪貴與平的因素,我們是不應以換股比率的高低來選擇窩輪的。因為在一般情況下,換股比率都不會影響我們的投資回報,所以我們如果真的遇到條款相同或十分相近的恒指窩輪時,便不應盲目地選擇換股比率較高、帳面價較低的窩輪,作為入市的選擇。

細價窩輪易普及
不過投資者可能又會問:既然換股比率的不同是不會影響投資回報,那發行人又是基於甚麼準則去決定指數窩輪的換股比率呢?其實,在決定指數窩輪的換股比率時,發行人的其中一個考慮因素,就是窩輪的帳面價格,是否可達到新窩輪上市要求的每輪面值0.25元的要求;而另一個考慮因素就是市場的認受性問題。試想想,如果在某特定的條款下,某恒指窩輪的每輪理論價是30元,投資者是否會願意以30元去購買一股窩輪呢?所以,發行人便不得不把換股比率提高,舉例是100兌1,那該窩輪的每輪帳面價便會成為0.3元;一般情況下,若窩輪帳面價較低,會較易受窩輪的投資者接受及歡迎。
總括來說,筆者認為較佳的選擇窩輪方法,仍是應比較窩輪的引伸波幅水平、引伸波幅的穩定性、發行人的信譽及往績,以至街貨百分比及街貨數量等因素。而不論是股份窩輪或恒指輪,換股比率只是影響窩輪帳面價值的因素之一,而並不會影響投資於該窩輪的回報,故亦不能單單說帳面價較低的窩輪便是較好或較抵買。
李錦
法興證券衍生工具部高級副總裁
作者李錦是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