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訊文化 - 李敏

短訊文化 - 李敏

住在北京的女朋友J向我投訴,說國內的短訊宣傳太多也太離譜。
她開車來見我,途中有人向她發短訊:你寂寞嗎?我是一個漂亮的小姑娘,最懂得溫柔地開解你心中的鬱悶,請致電我,手機號碼是XXXXX,在等你。
北京是首都,山又不高皇帝又不遠,但人們好像越來越「冇王管」。
女朋友J說:「還以為是誰找我有急事,一看到是色情宣傳,心想拿這個短訊去報公安,反正它有留電話。」
我也很討厭短訊宣傳,尤其在人特別忙或想休息的時候,短訊一響就以為有人有要事要找自己,好煩。

國內的短訊肯定比香港瘋狂,他們發一次才幾毛錢,在香港發一條一、兩元,所以香港的短訊宣傳成本比較高,不化算。
但我沒有怪發明短訊的人,短訊的確帶來更多方便,甚至商機,聽說日本短訊小說《DeepLove》非常受歡迎,下載率高,作者們便有收入,日本與國內的短訊文化都比香港強,很難叫一向不愛看文字的香港人拿着手機看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