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港股整體而言,表現得不太好,但跌幅不算大,不超過10%。展望第二季,相信也是在10%的範圍上起起落落,難望突破。
無法突破,因為沒有可以突破的新因素。過去3個月,股市起起落落,炒的是那些不斷翻炒的因素:加息的展望、經濟發展、通貨膨脹、熱錢流入或流出、銀行結存、人民幣會不會升值。上述每一個因素都反覆炒了10次以上。
展望第二季,恐怕也沒有甚麼新的因素,美國突然大幅加息的機會不大,因為格老明年初就要退休,要光榮退休就不能打殘股市、製造衰退。加息周期突然結束的機會也不大,理由也是因為格老就快榮休,他也不願見到通脹加劇。
回來看香港,港元利率也不可能突然大漲,追上美元利率,因為炒人民幣的熱錢不會輕易撤走,銀行系統仍有港元的盈餘,換言之,銀行仍有不少錢借不出去。但是,就算港息不加,美息上升也足以給美股壓力。美股面對壓力,港股不可能不面對壓力,所幸的是,美國每加一次息,就愈接近加息周期的尾聲,這股期望也使到股市不會大跌。不大升、不大跌,就出現了不斷翻炒舊因素的上落市。
第1招是適當的減磅,留一點現金準備在加息周期結束後奮身而入。
第2招是以不變應萬變,當個旁觀者,不沽手上的股票,也不買入新股。
第3招是不碰藍籌股,改玩二三線股,甚至神仙股,考一考自己的眼光,試一試自己的運氣。
第4招是買一些派高息的藍籌股等收息,許多大藍籌都在這個月派末期股息,股市沒有大跌的擔憂,何不買高息藍籌收息?進可攻,退可守,現在買,就比上一季高峯期便宜了近10%。
我自己玩的是混合招,是第3招加第4招。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