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喪禮會在本港時間周五下午四時舉行,至於喪禮安排細節,樞機主教團至今透露不多,但一般相信將按照教會多個世紀以來沿用的傳統儀式。根據前一任教宗若望保祿一世的喪禮作參考,喪禮將會分成四部份,靈柩最終安葬在聖伯多祿大教堂地下墓室。
教廷周四晚結束讓公眾瞻仰教宗遺容後,將會先把教宗遺體放進柏木棺材內,教宗的私人秘書齊茲茲會將白色絲質面紗放在教宗的臉上,然後把教宗的主教冠放在他的胸口。教宗生前獲發的紀念章和其生平撮要,會封存在一個鉛管,並放進棺材內,但教廷暫時未肯定會否把教宗家鄉的泥土陪葬。
周五,在主禮的樞機主教團長兼教義部部長拉青格樞機主教及襄禮的樞機主教開路下,教宗的柏木靈柩由扶靈者從聖伯多祿大教堂抬到前庭,其間西斯汀小教堂歌詠團成員在後唱輓歌。
靈柩停放在祭台前,上面擺放一部福音書。主禮和襄禮的樞機主教會移至祭台中央,西斯汀小教堂歌詠團及宗座教堂歌詠團成員移到左邊,官方代表團在右邊。
莊嚴的彌撒這時正式開始。經過悔罪禮、懺悔祈禱及其他禱文後,就進入聖道禮,分別宣讀新約聖經中三大主要部份──默示錄、宗徒大事錄和福音的部份章節。
在若望保祿一世的喪禮,選讀了若望福音中有關基督問伯多祿宗徒(首位教宗)是否愛祂,以及會否追隨祂到底的事迹。接着,拉青格會負責講道及領禱。跟平常彌撒不同,禱文中不會提及信眾。信眾之後可以領聖體,由數百名神父負責分送。彌撒最後以羅馬副主教魯伊尼樞機主教朗誦經文作結。
靈柩隨即運回聖伯多祿大教堂內的聖瑪爾大小教堂,其間歌詠團會詠唱《在天堂裏》(inparadisum)。當彌撒完畢,柏木棺材會搬回教堂內,隨即放進鋅棺密封,然後再把鋅棺放進橡木棺材內,並用大理石塊封存。
喪禮最後一部份,是在樞機主教、宗教助手及好友目送下,教宗的靈柩緩緩埋葬在大教堂的地下墓室。他埋葬的位置,是曾埋葬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的墓穴。
預料教宗的喪禮會有多逾二百名各國政要參加。由於座位有限,各國獲分配名額不多,全球的超級強國美國亦只獲分五個席位,令各國為派誰出席而大傷腦筋。美國分別由總統喬治布殊和第一夫人勞拉國務卿賴斯、前總統老布殊和克林頓代表出席喪禮。喬治布殊將是首位在任美國總統出席教宗喪禮。他周三會起程往梵蒂岡,參加喪禮前會跟個別國家領袖舉行會談。
在中國施壓下,台灣總統陳水扁無法出席,台灣正商討由陳水扁特使代表出席。
由於多國元首聚首一堂,基於保安理由,喬治布殊、英國首相貝理雅等各國領袖,很可能會從羅馬乘直升機往梵蒂岡。羅馬當局亦加強了保安,包括將羅馬市列為禁飛區,又部署了防空導彈及北約預警機,以防恐怖分子施襲。
羅馬市擠滿了數以十萬計由世界各地前往當地的信眾,警方已實施了人流管制措施,又給那些沒有地方住的信眾派發帳篷和露營的地方。
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