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間銀行相繼在假期前宣布調高最優惠利率1/4厘,令港美息差進一步收窄,但港股並沒有因此而下跌,走勢反而反覆靠穩。事實上,今次加息早已在市場預算之內,如今正式落實,讓市場暫時放下加息的擔憂,而我亦相信,至今的加息幅度,無論對整體經濟港股以至樓市的影響,將會十分有限。
首先談一談樓市,如果各位讀者不太善忘的話,應該記得在97年樓市高峯期前,本地的按揭利率一直處於「最優惠利率+2厘或以上」的水平,並不如現在般是「最優惠利率-逾2厘」的水平,故此就算最優惠利率上調多2厘至接近97年的水平,按揭利率其實仍與高峯期有4厘的差距,即供樓人士的負擔仍比過去為小。事實上,根據調查顯示,現時供樓的負擔平均佔家庭收入不足3成,所以就算利率真的持續趨升,除非升勢異常急速,否則對樓市的影響仍不大。
與此同時,近日有分析認為,加息對資產市場反而可帶來利好的刺激作用,因為加息的目的是遏抑通脹,如果息口持續向上,某程度上代表了本地存在通脹的壓力,而由於薪酬的升幅往往難以緊貼通脹的上升步伐,故此將會有不少人希望透過投資帶來的回報,令資產更能保值。如果翻查紀錄,在加息周期開啟時,往往是股市新升浪的開始,而樓市亦往往能持續上升,直至息口將近見頂為止。
當然,樓股過往在息口上升時趨升,未必等同於今次會有同一走勢,因為當中仍要考慮很多基本因素。但正如上面所述,現時供樓負擔佔家庭收入不足3成,而本地的經濟又正在復甦之中,工資已有上調的趨勢,在這些基本因素推動下,樓市要在短期內持續向上,並不困難。
至於股市,最簡單就是留意企業的盈利表現如何,近日不少藍籌股相繼公布業績,大部份的表現都較市場預期優勝,如前兩天談及的長和系、內地電訊股中移動(941)、大型地產股新地(016),以至不少投資者早已放棄的電盈(008),業績都比市場預期為佳,令恒指的平均市盈率下跌至只有13倍,而股息率亦上升至3厘多。
對比不少國際股票市場而言,這絕對是吸引的水平,既然如此,我實在不相信港股會因港息上調而面對龐大下調壓力。
當然,有投資者會擔心,息口上調會令企業的經營成本上調,從而影響企業的盈利表現。問題是本地不少大型企業的借貸比率不高,所以息口趨升對企業的成本不會帶來太大的壓力,只要經濟能承受加息的問題,加息應不會對企業的盈利造成影響。
至於經濟會否因息口上升而受到影響,或許我們可以以美國的經濟作參考。美國已累積加息7次,但新公布的經濟數據卻反映美國的經濟增長不但沒有放緩的情況,反而有加速的趨勢,由此可見,加息對經濟的影響應不會太大。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