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實戰:投資首重保本再求回報

期權實戰:投資首重保本再求回報

筆者以平常心面對巿場操作,若有任何誤差,筆者會自自然然用期權策略去捕捉利潤。在這幾個月,筆者收到大量讀者的提問,大都是圍繞風險及成交的問題。今天我選了一些問題來解答。
問:不知道你是用甚麼方法計IV的呢?
答:IV(引伸波幅)是滯後數字,作為小投資者,這並非太重要。筆者沒有計IV的習慣,我只會計算所沽的行使價是否值所收的期權金?
例如我4月1日跟朋友說,應可趁4月138C只成交68點將前2天沽的125點平倉,獲利57點,再沽回6月144C(65點)。原因不是怕升,而是因為已不值及太危險。大家可看看,若大市升400點至13850,4月138C會升至248點;若你早前以125點沽出,將會有123點帳面虧損;若升上14050更可升上382點,帳面虧損257點。但若搬去沽6月144C(65點),加上贏138C的57點,一共收取122點。若大市升上13850點,6月144C只會升上141點,帳面虧損19點;若升上14050,值200點,帳面虧損78點。損失並非太嚴重。
投資首重保本,其次才追求回報。看看今次例子,123點相比19點,共省下104點;而257點相比78點,亦省下179點。

有人會擔心,沽6月會否時間太長?筆者會這樣看:因用68點換去沽65點,只收少3點,4月到期時若大市升不上13800的話,會贏盡68點。而若到4月結算時大市仍在13600,6月144C將會變成5月144C的今日價位,即25至30點。亦即是說,可獲利35至40點。而只要贏少28至33點,就可換來104至179點的損失風險,由4月搬去6月,怎樣計都值。
問:不知道如何定出沽哪一行使價,以及收取多少期權金才值沽?
答:怎樣才叫值沽?筆者是這樣衡量的──首先看5月Call值多少,再看6月值多少,才決定沽哪一行使價。因價值無絕對性而只有相對性,所以我才用「比較」來計。
例如4月4日時,5月144C值23點,而6月144C值65點。由今天至5月結算,足足有2個月,平均每個月只值11.5點。但6月值65點,減去5月23點,仍值42點。即是說,6月份1個月就值42點,這樣的話,應沽出哪一價,已不用明言了。
另外,為了風險問題,筆者會時時留心現在每個月份的期權金變化,以決定沽甚麼行使價。讀者們若有留心,應會見到每個月同一價值的行使價在升值時,並不會同步。近期通常是較遠期的升值得較快,這現象對沽出期權者較為不利。例如4月140C在4月4日收36點,若4月6日回來大升400點的話,4月140C會升上166點,升值130點。而同樣情況,5月142C會由44點只升上125點,只虧損81點。所以衡量風險必然選沽5月142C了。
大市自從跌破13571的3月低位後,居然沒有出現急跌至13200的情況,相信大市在未來一周只會在13180至13580之間上落,因此本欄的期權倉只會將4月142C(14點)平倉,改沽6月144C(65點)2張,以平衡C/P比例。而在上周四,因買入的3月倉到期,已改買4月120P(10點)8張、146C(5點)5張,以減少所需按金。
三稜鏡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