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君王紀:「千層糕」與政治人物

新君王紀:「千層糕」與政治人物

蔡子強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

喜歡閱讀的朋友,大概都會認識美國的薩菲爾(WilliamSafire),他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才子」。Safire曾經拿過普立茲獎,年輕時當過美國總統尼克遜的助手。在其白宮生涯回憶錄《BeforeTheFall》中,他曾為多重性格的尼克遜,作過一個十分生動有趣的比喻。
Safire說尼克遜就像一塊「千層糕」:
「面對公眾的最表層形象保守、堅定、高貴、布為有守」;底下的第一層是一個「企圖成為Disraeli(維多利亞年代著名英國首相)」但「觀念開明的政客」;再下層是一個「逞強好鬥、自私、自卑、而且自以為是的混蛋」;「再下層是個撲克老千」;更下層是個「憤世嫉俗、受動機所驅使的小人」;更下一層是個「現實主義者」;接着是「身兼旁觀者與參與者,卻把自己當作第三者」;再下來是個「勇氣超凡的人」;到了最底層,他是個「獨行俠」。
「人們只想看到他們希望看到的那一層,然而整塊千層糕才是尼克遜的真實面貌,……,當你想嘗一口尼氏千層糕,必把每一層都塞進嘴裏,沒辦法只嘗其中一層。」
從政人物往往是複雜的多重性格,並不能簡單、單面化視之。
前一陣子,筆者曾在報章撰文,以「小強」及德川家康來形容曾蔭權的性格。結果,有朋友批評我寫得太過正面,他介紹我看看《明報》的另一篇文章,內裏引用了莎士比亞的著名悲劇《奧塞羅》(Othello),當中「伊阿古」(Iago)那個角色。

筆者文學根底薄弱,惟有特地走去翻翻書,看看《奧塞羅》是怎樣一個故事?伊阿古是怎樣一個角色?結果看到的,卻是一個令人不安的故事。
那是一個下屬處心積慮,擺布操弄其上司的故事,令後者終於走上滅亡的不歸路。為甚麼伊阿古要陷害他高貴的上司奧塞羅呢?就是因為後者沒有讓自己當上他的承繼人﹗
伊阿古原本是奧塞羅將軍的手下,在威尼斯軍隊中的表現有目共睹,結果威尼斯人都推薦伊阿古升任奧塞羅的副手及承繼人,但結果奧塞羅卻揀選了凱西奧(Cassio),而凱西奧之所以得到這個位只是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原因──「精通算術」。這簡直令伊阿古無法相信,凱西奧甚至「未在戰場上舉過炊」,而伊阿古自己卻身經百戰。
結果,就是這種「不忿」,令伊阿古的內心開始被怨恨所腐蝕,再加上他的「沉潛的存心」,令人心開始慢慢變異。
他選擇報復:「在追隨他(奧塞羅)時,我追隨的卻是自己」;表面上「恪盡職責,忠心愛主」,但實際上「我並不是外表所顯現的我」。
奧塞羅信任伊阿古,結果一手釀成自己的悲劇。
究竟曾蔭權有否如部份報章報道,在過去一年來很多個周末,悄悄北上深圳見廖暉,打着各種不利董建華的小報告?筆者不得而知。
究竟曾蔭權是「小強」?是德川家康?是伊阿古?或是其他?在黑箱政治下,短期內這都不會有清楚答案。又或者,這根本就永遠不會有明確不過的答案,因為從政人物從來就是Safire口中的那塊「千層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