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辭世,全球的政治領袖都齊聲表示哀悼,對教宗也備極讚揚。這些政治領袖包括實行社會主義的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猶太教的以色列總理沙龍、回教的阿拉伯國家聯盟及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各國政治領袖中獨獨缺了大國之一的中國。
全世界的政治領袖和政府,都盛讚教宗對和平的貢獻,尤其是他不斷鼓勵與促進不同國家之間與不同宗教之間的對話與融和。唯獨中國政府既不發唁電,對教宗的一生,外交部發言人也只是說他「曾對歷史上教會某些人對中國人民所犯的錯誤表示歉意,這些提法對改善中梵關係是有益的。」也就是着眼點僅是狹窄的中國的政治利益。
中國這種對世事的觀察角度與回應,反映了中國政治上狹隘的民族主義,以及仍然「照老辦法辦事」的政治傳統。
昨天筆者引述一百一十年前伊藤博文對李鴻章所說的「貴國仍是以老辦法辦事」的所謂「老辦法」,所指的就是政治上的專制主義。中國有二千多年的專制主義,政治文化傳統,在一百多年與西方的政治、學術、文化交流中,中國始終固守着而未能打破這種專制主義。清末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固然是要謹守中國的政治文化傳統;國民黨、共產黨分別在奪取政權之前,也都高呼民權、民主的口號,而一旦掌握政權,就仍然照二千多年專制主義傳統的「老辦法辦事」。中共在革命時代,曾於一九四六年透過中共機關報《新華日報》,連續發表許多篇社論,曾看社論的題目,就顯示出中共對民主曾多麼「熱心」,題目中包括:《沒有民主,一切都是粉飾》、《有人民自由才有國家自由》、《中國需要真正的普選》、《民主的正軌:毫無保留地還政於民》、《一黨獨裁、遍地是災》……二○○○年,內地曾有出版社收集這些文章,出版一本名為《歷史先聲》的書,但書出版不久即遭當局私下封殺,儘管不是公開禁售,但各書店已買不到了。原因顯然是一九四六年中共在政治上對打破「照老辦法辦事」的呼籲,已與中共執政後並延續至今天仍「照老辦法辦事」的專政傳統大大牴觸。
中共的專權政治,不但沒有稍稍放鬆,而且因引入斯大林式的鐵腕統治而變本加厲。外界曾一度寄望電腦的網絡可在中國的言論自由上打開一個缺口,但不久前,中國教育部宣布禁止內地的網站「水木清華」、「南京小百合」等等開放討論,因為網站過份活躍的討論「可能妨礙年輕人的正常思維」。
許多人都盲目讚賞中國以鐵腕求政治「穩定」,並以開放來求經濟發展的路線。中國領導人也常說政治「穩定」是經濟發展的條件,中國的經濟真是發展迅猛而前提又是專權政治之下的「穩定」嗎?
一九七八年至二○○三年,中國的GDP增長了337%,人均增長6.1%。同屬起飛階段的日本,一九五○年至一九七五年的GDP增長則是490%,韓國在一九六二年至一九九○年的人均增長是7.6%,台灣在一九五八至一九九○年間是6.3%。中國在起飛階段的經濟增長比不上這些國家與地區,而這些國家與地區的資源都比中國貧乏,而且當年還沒有使中國獲益的全球化迅猛發展的條件。
很明顯,中國的專權政治約束了人民的自由思考、討論與創造的空間。政治上以老辦法辦事,將使中國無法繼續維持未來的經濟發展,而且也愈來愈變成國際政治中一個異化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