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含螢光增白劑 須先洗濯後穿着<br>鮮豔兒童內衣令皮膚痕腫

多含螢光增白劑 須先洗濯後穿着
鮮豔兒童內衣令皮膚痕腫

【本報訊】汗衫的顏色愈鮮豔亮麗,穿上身可能愈易導致皮膚敏感。台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抽驗了三十一件兒童內衣,發現近九成樣本含可滲入皮膚的螢光增白劑,其中一件在香港生產。小孩子穿上這些衣服易令皮膚紅腫、痕癢。香港皮膚科專科醫生史泰祖建議,家長要將新衫洗濯後才給孩子穿着。 記者:雷子樂

台灣消基會在去年十二月下旬,在台北的多間百貨公司、童裝批發店、婦嬰用品店中,購買了三十一件適合三至五歲兒童穿着的內衣進行化驗。被抽驗的樣本中,十六件在台灣製造,三件在內地生產、兩件在越南製造,香港及日本的產品則各有一件。這些內衣的售價由港幣四元至四十五元不等,當中有十九件聲稱由純棉製造。

愈鮮豔愈多化學成份
調查發現,三十一個樣本當中,二十九件含有螢光劑,當中有二十七件更含有具「遷移性」的螢光增白劑,穿在身上,螢光劑有可能滲入皮膚,造成敏感。消基會指出,螢光增白劑是一種染料,可透過光線的折射,營造出衣服光潔雪白的視覺效果,不少紡織業界都會在生產時加入衣料內。
外表愈雪白的衣服,就愈有機會採用了螢光劑。不過,部份顏色鮮豔的衣服,也被驗出採用了螢光增白劑。消基會董事長李鳳翱表示,增白劑所造成的只是一種假白現象,實在多此一舉。她提醒消費者買衣服時要多留意顏色,愈是鮮豔就愈可能殘留較多的化學成份。

兩樣本更含致癌物質
此外,消基會的測試還驗出有兩個樣本含致癌物質游離甲醛,但沒有超出安全標準。
香港皮膚科專科醫生史泰祖表示,要分辨衣服有沒有用螢光增白劑,可將衣服放在紫外光燈一照,有採用增白劑的衣衫,會即時出現鮮色的螢光。他表示,螢光增白劑含有鱗質,部份人對這物質敏感,接觸後皮膚會出現痕癢、紅腫等反應。
史泰祖指出,家長只要在穿新衣前將衣服洗乾淨,就可避免問題。若小孩子穿着新衣數次後才出現敏感,應把衣服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