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報紙訃聞,偶有所得。三月三十一日《大公報》A14版刊登咗半版訃聞,係一位黃哲欣先生逝世,積閏享壽七十六歲。黃哲欣係何許人也,相信好多香港人都唔識,訃聞刊載佢嘅胞兄弟姊妹,其中有一人名黃保欣(胞兄),咁就開古啦,黃保欣係愛國人士、前機管局主席,大家都知道係一位有頭有面人物。
黃哲欣又名陳中群,點解會咁嘅?訃告透露,黃哲欣「係福建惠安人士,早年投身革命,為福建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貢獻」,哦,原來係革命人士,相信陳中群係黃哲欣幹革命時之假名或筆名。既然如此,黃保欣家有「革命志士」,佢能夠成為基本法草委,得中央信任,就一啲都唔奇。
凡事各有前因,且莫羨人。一位中華總商會會員唔順氣中總點解係要由黃宜弘代表做立法會議員,而唔係有得競選,畀何世柱呀、劉漢銓呀等等有啲爭一爭嘅機會。唉吔,人哋尊貴的黃議員嘅尊翁係黃克立噃,家庭背景夠硬,其他啲「一介布衣」點樣去爭吖,自己爭唔到,唔好怨自己,怨吓點解大佬、細佬、阿爺、阿伯、阿叔、老竇當年點解唔參加革命,對解放事業有貢獻先!
最近一位尊貴的議員對人講:係人都知道曾蔭權父親係警察,但你哋知唔知曾司長嘅阿爺係乜人呢?吓,我哋唔慣查三代,好無知。議員話曾爺爺又係革命人士,喺東江一帶好有貢獻。真係失敬晒,原來曾司長都係根正苗紅,身上香港血有政治正確嘅DNA。
俗語有云牛耕田,馬食穀,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大家不妨多多努力,做番一啲阿爺阿爸冇做過嘅愛國事業,等自己嘅子孫有棵大樹遮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