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師收入穩定長做長有

麵包師收入穩定長做長有

麵包師傅的入職條件一般不會很高,只要是有心人,肯努力,也可以一展所長。在「A-1Bakery」做了20年的洪漢忠,初入行時也只是見習麵包師傅一名,後來成為大師傅,現在更獨當一面,成為該公司生產麵包部門的廠房經理。

洪漢忠表示,麵包師傅的入職不講學歷,但就要捱得、企得和有合作精神。他說,麵包師傅一天工作9小時,全程就只能站着,而且要輪班,最早一更由早上六時半至下午三時半,最遲的一更由上午十一時至晚上八時。至於廠房方面,因要供應麵包予部份沒有廚房的分店,所以更需要24小時輪班。

要做得企得兼要熱得
為了保持麵包新鮮,A-1Bakery每天出爐的麵包都會量少次數多,一天出爐5、6次,當值時雙手沒有一刻停過。以人流較高的沙田新城市廣場總店為例,每日就約有5000個麵包出爐,店內共有麵包師傅13人,即每人每日要做接近400個麵包。洪漢忠補充:「工作時還要抵受焗爐的高溫,夏天即使有冷氣,面對高達200度的焗爐,廚房溫度高達30度。」
麵包生產分有多個工序(見表),由不同師傅負責,「麵包由打麵糰到焗製前,麵粉會不斷發大,所以每批麵包的製作都有時間限制,須於3至5小時完成,我們會將每個廚房的師傅分成小組,每小組負責不同的麵包,所以各組員必須緊密合作,少了默契,就會影響麵包的品質。」

製麵包要有時間觀念
洪漢忠續道,A-1Bakery的出品以德、法和日式麵包為主,亦有小量台式麵包,製法各有不同,如日式麵包多加入餡料,麵粉較軟腍,發酵時間只需3至4小時,最受顧客歡迎,故產量最多,令難度減低;最難控制為較硬身的德國麵包,因為發酵時間需時較久,要2至3日,製造最難掌握。
年資較淺的麵包師傅李文佳則認為,打麵糰雖有機器協助,但溫度及攪拌仍需人手調控,「溫度很重要,我們要憑經驗加水和冰調校,攪拌麵粉的速度太快或太慢亦不可,製作時要謹慎看守。」

多看多想研製新口味
不過他5年前初入行時最難適應的卻是「切餡」,他坦言當時所有基本工夫都要做,包括洗淨器具和開餡切件等,「公司每個步驟也有標準,如每片午餐肉的厚度或豬扒的闊度也有規定,但自己平時很少煮食,對切食物很不習慣,也試過切傷手。」
相比過去從事三行、建築行業,他直言麵包師傅薪酬較低,「但那些行業並非日日有工開,加上行業式微,擔心生計,而麵包跟食有關,店舖愈開愈多,工作及收入更為穩定。」於是他報讀了一個相關的短期課程,於2000年順利獲A-1Bakery聘為見習麵包師傅。
他認為每個麵包都是由搓麵粉開始逐步製作,看見麵包出爐推出店面,會很有成功感,「公司亦鼓勵員工多鑽研新款麵包,所以我在公餘時經常會翻看麵包製作的書籍,或在逛市場看到某種材料時,會想一想可不可以用來做麵包餡,然後趁休息時間試製。」
記者:葉敏儀

人事部經理張淑娟表示,初入職首月最辛苦,不少人因難以適應而打退堂鼓。

廚房工作有不少守則:必須帶手套、男師傅只能短髮、不可隨意抹臉摸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