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小型銀行難敵息差收窄的壓力,終於脫離滙豐恒生的行列,明日起帶頭調高利率水平,渣打(香港)及東亞銀行,昨率先宣布將標準儲蓄利率及最優惠利率,各調高零點二五厘,至零點五厘及五厘半,除滙豐、恒生、中銀香港、花旗、大新及上商銀行外,其他銀行也相繼加息。這是繼上月中旬滙豐帶頭加息零點二五厘後,本地銀行在不足一個月內第二次加息。業界相信,目前仍維持最優惠利率為五厘二五的大銀行,短期內大有機會跟隨大勢加息。 記者:劉美儀
昨公布加息銀行,包括渣打(香港)、東亞、星展(香港)、永隆、廖創興、永亨、中國工商銀行(亞洲)、中信嘉華銀行及美國銀行(亞洲)等,最優惠利率一致調高至五厘半,標準儲蓄利率則普遍調高至零點五厘;其中廖銀的息率水平暫時最吸引,該行一律將儲蓄利率從零點三厘增至零點六厘。加息之後,紅簿仔存戶所得的利息仍極微薄,供樓人士的負擔,則稍為加重。
雖然本港是否已進入加息周期仍有爭議,但部份銀行在本周起已將新造按揭息率平均調高二十至三十點子,若加上最優惠利率又上調四分之一厘,則對於新造按揭樓宇供款的市民來說,短短一周內按揭息率已增加約半厘。部份銀行界預期,由現時至五月初聯儲局議息前夕,不排除本港息口還有再升的可能,恐對樓市會有影響。
多家銀行相繼調高按揭利率,二手樓市反應最大,昨天即時錄得多宗減價出貨個案。不過,地產商普遍認為加息對樓市影響不大,即使加息後利率仍然偏低,不會對大市構成影響。
至於地產股對加息則無甚反應,昨日恒生指數收報一三五一三點四一,微升二十二點。亨達證券研究部主管黎偉成認為市場資金仍然充裕,加上市場早已預期樓按息率上升,兩次加息共半厘,實際上對供樓人士增加的負擔亦有限,對樓市只屬心理影響,相反投資者會較留意五月初聯儲局如何評估過往七次加息對經濟數據的影響。
昨天加息的東亞銀行,該行主席李國寶其實上周已表態希望本周三加息,該行執行董事陳棋昌表示,同業拆息高企令資金成本加重,且並無回落迹象,故該行認為有需要調整儲蓄及優惠利率。
昨日最先公布加息決定的則為渣打(香港),該行行政總裁蘇利民認為,部份銀行選擇調高按揭息率,但渣打相信同時調整儲蓄及優惠利率,更能反映市場息率狀況,由於港美兩地的利率仍有相當程度差異,他不排除是次加息後,在下次聯儲局議息前,港息仍存在加息壓力。
一向在加息決策上居領導地位的滙豐,維持息率不變,被問及會否跟隨加息,該行執行董事王冬勝表示,現階段難作預測,但滙豐會因應拆息變化及銀行體系結餘狀況,並在未來數日觀察業界情況後才作出評估,他認為理論上在短時間內,市場的最優惠利率可能存在差異,但基於同業競爭,長遠來說保持差異的機會不大。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董事兼副總經理黃遠輝亦指出,最優惠利率是其中一個市場息率指標,相信不會長時間存在分歧,對於五月前會否再加息,他認為若一個月拆息維持兩厘半相近水平,目前儲蓄息率應可保持不變。
加息後港元隔夜息昨日略見放鬆,從上周五的二點三厘,降至二點一五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