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對中國人來說不只是飲,也可以食,入饌可以令到食材有不同的茶香,減低肉的肥膩,亦有增進食慾功效。這次大廚就將茶葉同話梅來個大兜亂,將兩種風馬牛不相干的東西串連起來,烹調出別具一格的鐵觀音話梅煀雞。另一個茶菜是將龍井蝦仁傳統烹調方法改良為泡大蝦,實行一蝦兩食。
記者:陳冰麗
攝影:梁細權
示範:桃源酒家葉永雄行政總廚
地址:尖沙嘴廣東道33號中港城一樓
電話:27361688
茶葉+話梅靈感來自爸爸
葉師傅有一個飲茶怪習慣:「飲茶時,我會加粒甜話梅。」話梅配花雕或紹興酒就聽過,何解有此配搭?他說:「大約十四歲時,阿爸畀我飲的第一杯茶是普洱,當時感覺像飲苦茶,跟着已不敢再試。後來阿爸就加粒甜話梅落茶內再畀我飲,哈!甘甘甜甜,飲飲吓就變成習慣。」鐵觀音話梅煀雞的靈感,也就是從飲茶習慣而來。
煮茶菜不宜加濃味醬料
以茶入饌,整碟菜有茶香,但又不會搶過食材本身的味道,有一定的難度。葉師傅解釋:「煮茶菜,最重要是不可加入太多濃味或辛辣味的醬料。我認為茶味較淡的綠茶比較適合配鮮,而茶色較深,味較濃者配合肉類會較恰當。」
鐵觀音味濃宜配雞
鐵觀音味道較濃,比較適合配雞肉。以砂窩火屈雞,可保持原汁原味。何謂煀?葉師傅解釋:「煀是指原材料要原件,以半生熟狀態,加以湯及配料一同放砂鍋內煮至腍,然後才取出切件食用,既入味又可保持原材料原汁原味。」
鐵觀音疑為觀音所賜
鐵觀音是青茶的一種,屬半發酵茶,有綠茶的甘爽,亦有紅茶的醇厚,以福建安溪縣質素較靚,「鐵觀音」名字由來有段傳說。據說,在清乾隆年間,安溪茶農魏蔭篤信佛教,每朝必以清茶供奉觀音像,一日他在山上採茶時,見到一株會發光的茶樹,於是就將之移植到自己的後院,細心栽培下,於雨前採摘,焙製成茶,沖泡後滿室生香,芳香馥郁,魏蔭疑是觀音所賜予,加上其色澤黑如鐵,較一般茶重一半,故名為「鐵觀音」。
鐵觀音話梅煀雞
自製價:$45/4人份量
用咩料:
光雞 半隻
鐵觀音 2克
乾葱頭 120克
甜話梅 2粒
薑葱 各適量
清湯 3杯半
紹酒 少許
調味料:
鹽 半茶匙
蠔油 半湯匙
老抽 1湯匙
小貼士:
1.光雞加老抽,煎後會呈金黃色澤。
2.用甜話梅,可中和茶苦澀味。
3.茶葉渣最後落,減低煲得耐出現苦澀味的情況。
龍井泡大蝦
自製價:$90/4人份量
用咩料:
大蝦 4隻
龍井茶葉 2克
洋葱 1個
炸蒜茸 半湯匙
紅椒粒 半隻
上湯 1 1/2杯
生粉、吉士粉 各適量
鹽、五香鹽、白酒 各少許
調味料:
鹽 半茶匙
雞粉 半茶匙
糖 1/3茶匙
龍井茶葉獅峰出產至佳
龍井是綠茶的一種,屬未發酵的茶,味清爽,色愈青綠就愈靚。龍井產自浙江省杭州市,呢個時候以獅峰出產的為上品,依採收期,則以清明節前採收的明前龍井最靚,味清香。葉師傅話,若是入饌,用普通二、三十蚊一両的貨色已可以。
小貼士:
1.茶葉用量不能多,用2克已夠,過多會有苦澀味。
2.炸茶葉油溫毋須太高,否則易燶。有焗爐亦可放入焗爐焗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