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故事:職業治療師每天工作都是挑戰

醫療故事:職業治療師每天工作都是挑戰

一天裏玩四次紙牌遊戲、帶領病人做重複又重複的動作,職業治療師的工作是否刻板及單調?曾在醫院和私人治療中心執業的職業治療師陳薏鈴坦言,日常工作就像「查家宅」,對工傷、燒傷、年輕中風個案,每人都需要她深入了解;遇上兇惡及貪小便宜的病人,她就要懂得忍耐及婉拒。作為職業治療師,每天的工作都是挑戰。
在公立醫院工作時,陳薏鈴每天遇到的個案都截然不同:有嚴重燒傷的男病人,即使傷口厚厚包紮着,仍堅持上班,繼續燒焊工作;又有二十歲出頭的年輕病人,因為中風而性情大變,令她黯然,「我自己都知,要同佢講『要畀啲信心、冇咩克服唔到』,但係其實我個心都覺得佢真係好慘。」
哀傷的故事固然教人感到沉痛,但那些自恃是納稅人、毫不留情責罵醫護人員的「惡死」病人,喜歡貪小便宜、連壓力衣也想「攞多件」的巿民,最令她氣結。「原來唔係sales(推銷員)先會被客人鬧,醫護都會,鬧到你飛起呀!」最令她厭倦的是處理工傷賠償個案,「覺得好討厭,成日要質疑人哋嘅傷勢係真定假,真係好攰!」
她猶記得曾有一位媽媽帶着患上腦部發展障礙的女兒求診,媽媽無法接受女兒發展遲緩的事實,拒絕領取印有「職業治療部」字樣的玩具袋,又不願在家中訓練女兒,只會埋怨醫護人員的治療方法不合適,令小女孩八個月來毫無進展。陳薏鈴形容自己「好肉赤」,「家長唔肯去面對,係就連累咗佢個小朋友。」
其後她轉到私人治療中心執業,現在每日面對小朋友,自己也較以往開朗及輕鬆,「小朋友永遠唔會呃你,鍾意你就鍾意你,會突然間講啲好得意嘅說話,就算佢得一粒糖,都會請你食。但唔鍾意你,佢就會即刻走。」她笑言,自己已「不幸」患上了「職業病」,「去到玩具反斗城拎起件玩具,就會即刻諗有咩用;平時朋友開派對,都要我負責諗遊戲。」           記者:張嘉雯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