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言:痛而不苦失仍有望

專家之言:痛而不苦失仍有望

筆者最近事事不如意,但在復活假前的學校退修會中,牧師提及的訊息,字字當頭棒喝,使我慚愧不已;當中的三個訊息,即使套用在運動員生命中,仍可有深一層反思。

評估代價訂立目標
第一個訊息是「痛而不苦」,常言道運動生涯很痛苦,必須日復日、年復年的堅持下去,忍人所不能忍的傷痛與孤獨,加上前途及生活的不明朗因數,那份苦實在不為外人道;其實肉體的壓力是痛,心理上的不安才是苦,但若能先好好安排時間表,評估願意付出的代價、底線及風險,訂立合理的長遠目標,再配合每天的短期目標,那一切將盡在掌握之中,而那份不安也能消除,再重的訓練亦能昇華至「痛而不苦」的境界。
第二個訊息是「怨中無恨」,筆者年輕時曾入選「龍隊」(欖球華人代表隊),但其後在英國上大學時屢遭種族歧視,英人就是不願傳球給我,但始終心有不甘刻意討回公道;任憑老外愈是不願,我愈是在最有利的位置準備,而且走得更快撞得更狠,最終球還是交到我這個黃種人手中。把阻力轉為動力,迫使自己要更進步,把怨恨過渡到「怨中無恨」去。

打倒昨日的我
最後的訊息是「失仍有望」,每場比賽只得一位冠軍,試問那個運動員未嘗過失望?但成敗又豈應只論斷於名次,着眼點應是自我突破,給自己訂立合理的目標,以最好的準備面對最壞的打算,從錯誤中學習,自能培育出「失仍有望」的積極態度。
林威強
國際田徑聯會教練班講師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