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會考主科還有數星期便開考,看着每年會考10A狀元拿着成績單在鏡頭前一躍而起,今年應考的你有否想過躋身其中?多位去屆會考10A狀元為本報撰文,揭開「上課要留心、放學多溫習」外,十大科目的摘「A」竅門。一連十期的「10A狀元教讀書」逢周一、周四刊出,要步入大學之門,務必留意。
去年參加會考英文科前緊張及期待的心情,我至今未忘。心裏固然了解英文科成績的重要性,但考試前夕可以準備及溫習的地方卻似乎不多。離今年會考只有數星期時間,讓我跟各位準考生分享一下應考英文四份考卷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各位減少壓力及提升英語水平。
改善英語的不二法門是多讀、多聽、多說、多寫,我同意這是必勝秘方,但選材必須小心。假如只看英文漫畫及肥皂劇,學到的只是俚語或縮寫,對應考英文科並無幫助;我建議各位選讀經典文學作品,如莎士比亞、狄更斯等,他們的作品以優雅的語言寫成、字藻華麗,有大量有用的描述及詞彙,對寫作非常重要,不但能提高語言能力,同時可提升氣質。
此外,我亦推薦多看CNN及BBC兩個電視台,兩台新聞主播表現十分標準,而且具說服力,講話準確簡潔。如果想在會話一卷上爭取好表現,就需要掌握這些技巧。
本港學生最常犯的錯誤,是聽到一個英語句子,先繙譯為中文,思考怎樣回應,然後在腦海裏繙譯為英語後才再說出來。這個過程需時雖然少於五秒,但這五秒已足以區別英語能力的高低。要真正改善英語能力,必須學習以英語思考,特別在應考會話時,不斷重複繙譯,只會妨礙你聆聽考官說話內容,令你無法掌握說話的重點。
成功的關鍵是認識自己的弱點。倘若不知自己的弱點何在,不知道如何改善,英語程度只會永遠停留在同樣水平。
以我為例,過往由於詞彙不足,文章經常顯得沉悶及沒生氣,當找出問題後,我開始大量閱讀報章,例如《南華早報》。我會先粗略看一遍,發現有不認識的字時查閱字典,然後仔細重看一遍。利用這個方法,不但可以學會字意,更可學會用字的法則,我自己就憑此成功地學到新詞彙,令我在作文上更有信心。
語言能力不能在一夜之間改善,但只要有時間及決心,堅持多讀、多聽、多說、多寫,一定可以做得到。讓我在此祝各位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10之3;原文為英文,由本報記者撮譯)
逢周一、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