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觀近望:港股次季表現料更差

遠觀近望:港股次季表現料更差

油價急升令市場擔心利率需要大幅提高,最終導致經濟及企業盈利受到影響,此問題是首季困擾美股的主要因素。杜指3月雖曾上試萬一點,但最後無功而返,總結整季錄得2.6%跌幅,納指表現更差,3個月的跌幅達8.1%,為過去4年以來最差的第一季。展望次季,在油價有機會再攀高峯下,股市難望有轉機,會繼續尋底。
港股經過一日反彈後,上周五又再回跌,在長和業績未見突出下,恒指一度急跌119點,收市前跌幅收窄至25點,收報13491點,一周下跌105點,成交回落至132億元,顯示市場在各主要藍籌公布完業績後,更加缺乏方向感,預期次季表現將更差。
市場近日焦點除了是以上提及的股份外,多隻四五線股份被炒高近3倍,亦為股民在悶市中帶來尋寶遊戲。
此遊戲的始源是金龍船(318)日前有新股東入股,引發入股及賣殼的炒作活動,股價因而倍升。
創業板內多隻股份已先後表示打算或已證實引入新股東,當中包括亞鋼(8080)及金屬電子交易所(8161)等,上周五的14大升幅榜之中竟全為創業板股份,升幅由24%至85%,前兩者更一度有達2至3倍的升幅,不禁令人回想起2000年時科網股被炒作的情景。
這些異動股炒作的短線獲利雖巨,但投資者應留意當中涉及的風險亦極高,例如慧峰(8228)經過連續兩日倍升後,股價已有顯著回落,單日跌幅高達3成,可見炒作未見有持續性。明續。
連敬涵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連敬涵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