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八年,教宗到奧地利維也納訪問時曾經說過:「就算在燈盡油枯、最虛弱的時候,人的生命也不會失卻意義、毫無用處。」教宗以行動證明了他這番話。
教宗明知病危仍堅拒入院,堅忍地承受着肉體的痛苦,有條不紊地處理教務,上周五逐一接見了主要神職人員,在在反映他那鋼鐵般的意志,只要一息尚存,仍會做好本份,繼續作為天主教徒的精神領袖,至死方休。
教宗面對死亡的態度,亦發人深省。他深知自己情況嚴重,決定留在宗座宮的住處,平靜安詳地接受天主的安排,有醫生認為教宗給全球年老或病重的人樹立了榜樣,以人性的方式接受死亡。
紐約梅莫奈德斯醫療中心的老年病學部主管帕里斯指出:「他樹立了不起的榜樣。很不幸,美國有許多人要獨個兒死在醫院,沒家人陪伴在側,或是情況惡化仍駁着儀器,但我們能夠做的實在有限。」紐約聖約翰大學校長哈林頓形容教宗的決定「跟許多家庭處理死亡的方式一樣,將之視為生命一部份,很人性」。
過去十年健康每下愈況的教宗,一直在引領信眾準備這一刻。他向來鼓勵「鞏固和延長人類生命」的研究,又說即使病人成為「植物人」,提供基本營養給他們是醫生的道德責任。但教宗也說過,病人可拒絕服用會引致失去意識的藥物,也可拒絕接受非一般的醫療方法,如果有關方法會「延長生命但不可靠或會造成負擔」。
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