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經濟好轉,剛剛過去的復活節長假期港人消費意欲高漲,先有機場每日航班升降接近破紀錄的800架次,後有港人外遊人數也創下新高。出入境遊客大增,有利也有弊,上星期在羅湖、紅磡火車站及落馬洲3個主要陸路口岸,就檢查出55名發燒不適的入境人士,反映在流感高峯期,帶菌者比平日倍增,病毒也有機會越境傳播。
估計港人外遊4天,平均每人至少花費兩三千元,不知是否正應了署理特首曾司長早兩年所言,在自由行和CEPA等的催谷下,「香港想窮都難」。港人雖然似乎「再度富貴」,開始又捨得在吃喝玩樂方面放手消費,但在面對準備退休金這項人生大事時,似乎還是不那麼捨得「花錢」。
據一家保險公司最近所做的國際調查顯示,在每10名有工作的港人中,有6個人已開始為退休作準備,平均每人每月投資3960港元到人壽和儲蓄計劃之中,開始投資的平均年齡是34歲,儲蓄比率在調查所包括的15個已發展的國家和地區中排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澳洲。即使如此並未足夠,該項調查又發現,港人退休後平均每月可動用的資金僅為5493港元,排在15個國家和地區中的榜末位置;而屆時每月家庭總開支則需8635港元,換言之,目前港人的儲蓄僅足以支付將來退休金的三分之二左右!正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有研究老人問題的學者推算,一名目前月入一萬的打工仔,每月由僱傭雙方合共依例供款1000元入強積金計,他在退休後可能每月只能支取3000元,肯定不夠應付將來的生活所需。因此港人在退休金的供款額、投資策略等方面都仍有待加強。從前有個人在家中打翻了一罐蜜糖,香味引來一大群蒼蠅,它們飛到蜜糖上大吃大喝,到吃飽時卻發現腳已被蜜糖黏住了,只能留下來等死。最後蒼蠅們絕望地嗡嗡叫:我們為了眼前的一點快樂,不惜毀滅自己,真是大儍瓜!
好在人不是蒼蠅,應能控制自己的慾望,而不是胡亂做「大花筒」以至超出自己負擔的能力。此外,港府大幅削減福利開支已成趨勢,好在港人一向懂得要自強不息,因此在有工作能力時,更應持之以恒地用每月收入的盈餘作儲備,為美好的退休生活做好財政上的準備。
姚謙 時富泛德財策研究部
作者姚謙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