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禮周內舉行 料100萬人送別<br>教宗辭世關銅門

喪禮周內舉行 料100萬人送別
教宗辭世關銅門

教宗睡房和辦公室所在的宗座宮,入口處有一道約三個人那麼高的大銅門。外表看來平平無奇,但它是梵蒂岡傳統以來用以標誌教宗已死的象徵之一。教宗逝世後,這道門會一直關閉,直至選出新教宗接任為止。但這種傳統做法在一九七八年曾中斷過,因此若望保祿二世逝世,教廷是否仍沿用這傳統仍是未知數。

在正常情況下,銅門每天早上都會打開,到晚上八時關閉。歷史學家指,在歐洲大部份地方,關閉家中大門是哀悼象徵,教廷在十九世紀開始,以全日關閉銅門來象徵教宗逝世,直至選出新教宗。

哀悼傳統在1978年中斷
除了表示哀悼,教廷早期在教宗死後關閉銅門的另一個原因,是以防有人趁教宗死後,教廷出現權力真空的時間,闖進宗座宮內搶掠。美國維珍尼亞州詹姆斯.麥迪遜大學的梵蒂岡專家若望──伯多祿.范說:「這基本上是一項保安措施。」
這個傳統在一九七八年因為有兩名教宗在三十三日內接連逝世而中斷了。若望保祿二世倘若逝世,教廷會否再遵循這個傳統,暫時不得而知。
教宗在宗座宮三樓的睡房百葉窗,亦是顯示教宗是否仍在生的標記。若百葉窗關閉了,代表教宗已死。另一個傳統死亡標記,是梵蒂岡會敲鐘,羅馬市所有教堂之後跟隨。接着教廷就會正式宣布教宗的死訊。瑞士衞隊這時亦會垂下他們手中的戟。

各國領袖與名人將出席
以往亦有規定在教宗死後必須封鎖他睡房和書房的門,以防有人取走重要文件。但若望保祿二世之前作過修訂,要教廷高層只需確保重要文件已妥為保存,教宗親信可留在睡房或書房直至選出新教宗為止。
教宗死後,教廷財務總管會按傳統,利用一銀鎚子打碎教宗專用的指環和玉璽,代表教宗的任期正式結束。教會亦會隨即展開為期九日的哀悼期,其間會舉行一次悼念儀式。教宗的遺體會安放在一副有三層由內至外分別以柏木、鉛和榆木製的棺木中,停放在聖伯多祿大教堂外,讓信眾對教宗作最後致敬。
按規定,喪禮及葬禮必須在教宗死後四至六日內舉行。若情況許可,喪禮會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否則會移師聖伯多祿大教堂舉行,相信屆時很多世界領袖及其他政要名人都會出席,再加上大批信眾,意大利政府估計屆時有一百萬人前來弔唁,聖伯多祿廣場到時亦可能不勝負荷。

靈柩會移經「死亡之門」
至於教宗安葬地點,近數個世紀大部份教宗都選擇葬在聖伯多祿大教堂地牢。一般來說喪禮過後,靈柩會被移經大教堂主祭台左邊的「死亡之門」。這時大教堂會響起一下鐘聲。接着,靈柩會放進一座大理石棺內,用一板大石板封棺。梵蒂岡一直沒有透露若望保祿二世欲安葬在何處,有估計他或會選擇葬在故鄉保蘭克拉科夫的一座大教堂內。
detnews.com網站/美聯社/法新社

菲律賓的天主教徒拿着教宗的畫像,到教堂燃點蠟燭為教宗祝禱。
路透社

意大利人周末早上都忐忑不安湧到聖伯多祿大教堂外,紛紛閱報希望得知教宗的最新消息。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