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經濟放緩策略須修正

實戰理論:經濟放緩策略須修正

踏入3月份,港股從14300點水平下跌至最低13357點,跌幅接近1000點,形勢已頗為嚴峻。筆者早在12月份所提出的憂慮及看淡大市的因素。現時開始逐一浮現。其實油價高企,息口趨升,美元見底回升令資金流走等因素早在大半年前已出現,只不過大家仍陶醉於大市的升勢,以及大證券行的2005年恒指目標價見16000點等美好假象之中,完全忽略了外圍因素以及基本因素的變化而已。
上周五美國公布的非農業新增職位只得11萬個,遠低於市場預期的22萬,數據一出,美元即跌,但數分鐘後便再度回升,而在美國供應協會(ISM)公布其物價指數大幅升至73之後,美元更升破全日高位,並以近最高位收市。壞數據令美元略回即彈升,好數據更令其大升,美元是強還是弱,不言而喻。
早前不少人以憧憬人民幣升值、資金流入,港息不加,游資入股市等理由作為看好後市的理據。到現在,讀者們便可知道當時市場的理據可信性如何。筆者已多次指出,流入本港炒人民幣升值的資金易來易去,此等資金令香港不跟隨美國加息,絕對不是值得慶幸之時,這只是為跌市埋下藥引而已。隨着G7完結,美元趨升,此等資金再不調走,損失的息差及滙價便日積月累。人民幣始終是要升值的,只不過大家不知何時,時間愈耐,此等資金的損失愈大,能不離場嗎?

的士食肆生意轉差
有人話香港低息,加息對供樓的業主影響不大,真的嗎?加4厘影響不大,但假若加兩厘呢?其實大家不用爭論,留待未來數月樓市的成交量來給大家答案吧!
要感受經濟情況,筆者通常會用的士及食肆作為寒暑表。一位經常電召的的士司機告訴筆者,最近的生意額創了近數年新低,此司機已是經驗老到,一直都有穩定客源及收入高於平均的士司機的。復活節期間,筆者留港消費,一間頗為出名的中檔食肆平時是要排隊輪候的,當日全晚入座率不足3成。
在03年4月沙士期間,讀者們皆知當時筆者已開始看好後市,看好經濟復甦。兩年已過,經濟亦已復甦,但卻出現了宏觀調控、加息、高油價等因素,經濟增長的動力必受阻,港股自然不能看得過份樂觀。早前不少人見指數仍高企,便認為上述因素不用理會,這是本末倒置、因果不分。
當然,現時的環境只是增長放慢,不是經濟衰退,若恒指跌至吸引水平仍是要吸納,只不過大家的策略須作修正而已,高沽低揸,不宜高追及死守不放。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沈振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