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陽當象鼻 - 李登

驢陽當象鼻 - 李登

《觸目驚心》有這場戲,但見希治閣站在一個房地產辦公室外面,亮了一亮相。他就老愛在自己的電影裏當個閒角,這早成了他作品的標籤了。
大導演大作家都有他們的標籤,他們的特色,總讓很多人都愛解讀一番。《紅樓夢》成了紅學,正因不少讀者把它當作曹雪芹密碼來破解。而今另有金學,當然又冒出一大夥解人來了,但我覺得還不如讓金庸自己解碼好。
他說過,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對他一生的影響最大,正因受到這部法國小說的啟發,他才寫武俠小說。他有些橋段,靈感就來自西洋名著。但寫人物,他的技巧就得自中國古典章回小說。這樣說來,《書劍恩仇錄》的紅花會,不就是《水滸》梁山泊的翻版?他的小說男女角色眾多,跟他年輕時愛看的《水滸》、《三國演義》的結構不正有點關連?


難怪有這老話: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金庸的母親徐祿是徐志摩的堂姑媽,也就難怪有人說,他塑造的陳家洛有他表兄徐志摩的影子。事實上,他把自己好些家世和平生的遭遇都寫進小說裏。讀者能摸清箇中來龍去脈,不難看出多點趣味來。
有的三腳貓金學專家卻強作解人,難免盲人摸象,摸着象鼻當象尾,更有王朔那號讀者摸着旁邊驢子的陽具當象鼻的。我看這就好比把《觸目驚心》裏的希治閣當作希特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