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是帶動教廷革新走進二十一世紀的「革新」教宗,但也是個「保守」教宗。他保守着教廷的傳統觀點,連教會中的改革派、自由派、年輕人說他太保守了。
對於教宗來說,避孕、墮胎和安樂死,都是扼殺生命的「死亡文化」。他在一九九四年出版的暢銷書《跨越希望的門檻》(CrossingtheThresholdofHope),寫得清清楚楚:「我們絕不能縱容任何踐踏人權的事。」
即使在愛滋病殺人的年代,教宗連用安全套避孕也反對,這不但為非教會中人非議,教會中也有人說保守。法國記者廷克說:「教廷反對用安全套保人命,實在叫人難以理解。教宗這個立場,使教會對愛滋病問題的討論,根本無法有任何角色。」自由派天主教神學家龔漢斯也說:「他雖然魅力非凡,但思想封閉。」瑞士神學家漢斯江說:「因為教宗對避孕和不讓女性擔任神職,都使女性背向教會。」
在醫學界近年研究複製胎以培植不同的人類器官治病的爭議性問題上,教宗表明反對。原因?《梵蒂岡內望》莫伊尼漢說:「他很反對以毀滅一個人的生命,換回另一個人生命的做法。」在教會立場上,胚胎都是生命。
非議他保守也好,教宗本來就是要捍衞教會道德價值。當他狠批西方崇尚物質主義,指摘球星碧咸和歌星麥當娜等濫用十字架掛在脖子上當潮流飾物,都說明若望保祿二世追求「精神名牌」,而非世俗的「物質名牌」。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