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前夕,內地異見人士鮑彤撰文,悼念已故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稱趙是當代中國最偉大的改革者,趙紫陽超越毛澤東、鄧小平之處,不是權力,而是他在主政十年中所推動的改革。
鮑彤是趙紫陽擔任中共總書記時的秘書,一九八九年因支持趙紫陽、反對鎮壓學運,在「六四」事件後被判囚七年。趙紫陽年初病逝後,當局阻止鮑彤前往趙府致祭,但最後同意鮑彤到醫院向趙的遺體告別。
鮑彤的長文發表在海外網站,題為《當代中國最偉大的改革者──清明祭紫陽》。文中說,「毛(澤東)和鄧(小平),實力比趙強,聲名比他顯赫,最後都自我墮落,儘管生前死後不斷化妝打扮,事實上都是中國繼續進步的絆腳石。」
文章指出,毛澤東鍛造了「黨領導一切」、「國家社會主義」兩條鐵索,把中國人綑綁在祭壇上;鄧小平念念不忘的「四個堅持」中,一黨專制是命根子,他沒有意識到引導中國進入法治社會的使命。而趙紫陽在推行經濟改革的同時,力求淡化和弱化一黨專政,分解和制約黨所擁有的絕對權力,政治局常委會不管審判案子、不審查文藝作品;對於群眾性的突發事件,他主張在民主和法制的軌道上,通過社會各界協商對話解決。
文章稱,趙紫陽把中國的改革概括為實行商品經濟(即市場經濟)和建設民主政治。這個論斷,儘管備受非議,但經受住了考驗,至今沒有人能夠推翻得了。
鮑彤又說:「紫陽是一位溫文的長者,和他一起,如沐春風。」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