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一直期望能踏足中國大陸,為一千多萬天主教徒祝福。他因此致力推動梵蒂岡與北京建交,一九九九年一度傳出雙方即將建交,但後來因教宗在中國國慶日,加封第一批中國聖人,令雙方關係再度惡化,成為教宗一大遺憾。
內地官方認可的天主教徒只有四百萬,但忠於教廷的地下教徒據稱超過一千萬,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因此一再表達訪問中國的熱切意願。北京則強調,只有梵蒂岡與中國建交,才能接受教宗訪華,而中梵建交有兩個前提,一是教廷必須與台灣斷交,二是不得干涉中國內政。
教宗一直希望,中國大陸的教徒能享有信教權利,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他在一次演講時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府儘管放心。一個基督徒能在任何政權下過他的信仰生活。他所要求的,不過是依照自己良心和信仰而生活的權利,得到尊重。」
一九九九年,中梵即將建交的消息甚囂塵上,但雙方關係翌年又受到連串挑戰。先是北京自行任命五名主教,教廷大為不滿;再是教宗在中國國慶日冊封第一批中國聖人,北京指摘把曾經在中國「姦淫搶掠、為非作歹」的一些外國傳教士和其追隨者封為聖人,是對中國人民的「公然挑釁和極大侮辱」。
教宗後來努力修補雙邊關係,甚至向感覺到被天主教傷害的中國人「請求寬恕和原諒」,也在中國農曆春節之前,向中國人民及各國華人表達祝福。但雙方終究未能建交。
天主教香港教區秘書長李亮神父表示,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已為中梵建交「盡晒全力」,即使教宗離世,教廷對華的基本立場也不會改變,新任教宗也不會輕易放棄中梵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