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商店的一個特色是大。這日陪朋友買東西,先後見識了當地的Cosco和宜家公司。Cosco是深受美加人歡迎的批發式巨型超級市場,貨倉似的場地,甚麼都是特大號:食油一小桶一小桶、清潔劑一大瓶一大瓶,餐包每袋幾十個,肉類一爿十多公斤,草莓奶油芝士蛋糕也少說每個五磅大小,幾百個擺放在一處讓人購買。朋友說,每次到這個市場買東西都感到置身大人國。
食物和日用品只佔其中一小部份,幾層樓高的貨架上還存放着種種重型設備如家庭電器,包括洗衣機、剪草機,及家具如大床、沙發椅等等。全部自助式,都是實用至上,款式和價錢都大眾化,唯一條件是要有本領自己把東西搬回家去。粗糙的豐足,使人目不暇給。
宜家公司在香港有分店,早為香港人熟悉,只是北美的店址佔地更廣,不知是多少個足球場大小的地方。貨色時尚輕巧討好而價廉,現買現用,只要不太挑剔,肯定令人滿意。
我於是想起很久以前聽來的故事:書香世代,系出名門的藝術家,傲骨天生,在文化大革命中成為批鬥對象;沒有在文革中被砸壞焚毀的藏品,後來都捐贈了給國家,只為自己留下了兩件東西。告訴我那段故事的人去看他那個時節,他住的地方是所昏暗的陋屋,泥土地,四壁蕭條,矚目只一塊黃花梨的厚板上,供着一個北魏的佛首,慈悲低眉,嘴角浮着安詳的笑。
我嘗試想像那個情景,那麼豪氣的貧窮,古今能有幾人?如果讓我選擇,我真的願意這樣不妥協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