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電力投資集團進軍本港電力市場的拍檔、本港創業板上市公司慧峯集團,在股票市場再造神話,但這神話背後卻是連年虧損、股東資金虧絀,更因舉辦維港巨星匯受外界關注。
慧峯集團尚未正式成為電力企業,仍然是一家媒體企業,營業往績並不理想。在二○○二年上市開始直至去年,慧峯連續三年虧損,○二年至○四年年度順次序虧蝕約二千二百零一萬、三千五百五十五萬和二千八百四十萬元。而公司業務亦兩度變身,最初是一家通訊科技公司,過渡至一家媒體出版公司,現時再變身成為一家電力供應商。
由於連年虧蝕,慧峯截至去年底,已錄得累積虧損接近八千五百萬元,超過其股本,也即是集團資不抵債,成為負資產企業。事實上,慧峯的核數師對慧峯在去年底有約一千一百三十萬元股東資金虧絀,表示關注,並引述董事的意見,稱若能夠取得額外資金,集團將有能力應付於可見將來到期之全數財務責任。截至去年底,慧峯集團流動資金只有一千零二十多萬元。
事實上,慧峯首次引起外界注意,並不是今次聲言要立足香港電力市場,而是兩年前的維港巨星匯。沙士過後,美國商會建議舉辦維港巨星匯,並委任一家名為耀亞國際承擔有關項目。其後維港巨星匯出現種種錯失,包括門票發售、邀請巨星及入場反應欠佳等問題,一再追究下,發現耀亞國際原來由潘國濂兒子潘樹人創辦,並由慧峯持有五分之一股權。當時,耀亞國際成立還不足四個月,潘樹人後來澄清說,耀亞只是負責巨星匯部分工作,而非「搞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