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重複建設不存於市場經濟 - 何洋

蘋論:重複建設不存於市場經濟 - 何洋

近日有報道指出,中國政府有計劃將全國六家電訊商合併為三家。按該報道的說法,整頓電訊市場的目的,是國有資產委員會希望透過是次調整,避免重複建設和過度競爭。
讓我們假設一家企業,在未從事生產前,早已知悉甚麼是成本最低的生產方法,甚麼是最有效組織生產的方式,甚麼種類的產品最終會為消費者接受。在這情況下,多一家企業出現並與之競爭,對改進消費者利益方面的確沒有裨益,卻須花費資源,故可被算作重複建設,視為過度競爭。支持計劃經濟的其中一種理據,就是希望官員能透過理性地支配和運用資源,避免市場經濟內,在同一行業無數企業相互競爭所引起的重複建設和過度競爭,及其因此而引致的浪費。
但是除全知全能的上帝以外,世上沒人能預先知悉消費者的喜好為何,甚麼是重複建設,競爭是否過度根本無人可知,亦無從可知。市場的出現正是為了透過企業間的競爭,來發掘這些有關消費者喜好和生產方面的知識。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海耶克(F.Hayek)早在五十多年前指出,計劃經濟最終必然不能維持,原因就是那些負責組織國企生產的官員,自以為擁有上面提及那些各種關於市場和生產的知識,實際上對其一無所知,結果令那些採用這套制度的國家弄得一窮二白,不得不重新回到發展自由市場的路途上。
既然國資委沒有可能掌握充份的市場和生產知識,這次以避免重複建設和過度競爭為由,計劃把電訊企業六家減至三家,其決定最終只能是隨意的,浪費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