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自我陶醉 - 李怡

李怡專欄:自我陶醉 - 李怡

中共中央台辦主任陳雲林在宴請國民黨代表團江丙坤一行時說:江丙坤奉國民黨主席連戰委派率團來訪,「開啟了貴我兩黨之間黨與黨對話的先聲。」
陳雲林不以國務院台辦主任的名義而以中共中央台辦主任的名義款待江丙坤,是要凸顯國共有了第三次合作。過去,北京一直推動第三次「國共合作」,但一直被國民黨拒絕,如今國民黨率團來訪,重啟兩黨會談,台灣《聯合報》引述北京消息人士稱,這一行動符合中共一貫政策,顯示「當前兩岸問題是國共內戰遺留下來的」問題,如能第三次合作,「對兩岸關係發展以及打擊與遏制台獨將有重要影響」。
看來中共一貫以來要推動的「第三次國共合作」似乎成功了。然而,時移世易,看看兩岸今天的形勢,中共未免有自我陶醉之嫌。因為過去中共推動第三次國共合作,國民黨仍是台灣的執政黨。

國共合作,就意味兩岸和解,甚至意味踏上「統一」之途。五十多年,世事翻騰,國民黨現在已不是台灣的執政黨了。現在的國共合作,對兩岸關係就不會發生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台灣的陳水扁總統指「國共和談」是「時空錯亂」,並質疑國共「能簽下甚麼東西」?台灣陸委會說:沒有政府授權的談判代表,「談得再多也沒有用」。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說,在野黨有局限,「沒有人能替代政府」。連隨同江丙坤訪問的國民黨發言人張榮恭也說,他不同意這次會談是「黨對黨會談」,因為國共會談是歷史名詞,現在不適合,現在國民黨做的是兩岸搭橋的工作,橋搭好了,政府就可以走上去。
換句話說,中共自鳴得意地認為「國共會談」已經實現,是無視現實。台灣執政黨、在野黨以至參加會談的國民黨,都不認同已過時的、已成歷史名詞的「國共合作」。
那麼,國民黨為甚麼又要在這時候派出副主席為首的訪問團正式訪問大陸呢?這與扁政府改持中間路線及準備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有關。

扁宋會的焦點在兩岸議題,扁宋會後,阿扁有意與親民黨合作,並屬意由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接任海基會董事長,負責推動兩岸關係。由於執政黨的地位,很容易就可以在兩岸三通等議題上做出成績。這樣不僅藍綠之間在兩岸議題上的政策變得沒有了分別,而且更把橘營(親民黨)從泛藍陣營中爭取過來。形勢的發展,會使國民黨角逐二○○八年總統大選的獲勝機率又低了一些。為此,國民黨才急着讓江丙坤到大陸訪問,並拋出連戰五月訪問大陸的訊息,甚至由王金平在立法院推動成立立院兩岸小組,目的是要在兩岸議題上把主動權搶回來。
因此,國民黨訪問大陸真正的目的不在於國共會談,而是在於台灣島內的政治需要。也因此,國民黨要顧及此行在台灣內部的反應。訪問團不僅不同意國共會談的說法,而且強調是「緬懷、經貿之旅」,更希望是兩岸「破冰之旅」。江丙坤在黃花崗宣讀祭文時,用的是中華民國紀年「九十四年三月二十九日」;江又公開表示,北京的《反分裂法》不利於兩岸局勢的緩和,連戰五月的訪問大陸,又提出要以中共先釋出和平善意為前提……。種種表現目的都在爭取台灣民意,絕不能給台灣民眾以國民黨「賣台」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