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當紅情景 忽略需付努力<br>28%兒童希望做明星

憧憬當紅情景 忽略需付努力
28%兒童希望做明星

【本報訊】長大後成為醫生、律師或工程師是不少人的兒時願望,但一項調查發現,近三成受訪兒童大發明星夢,希望將來成為演員或歌星。有臨床心理學家指出,由於大眾媒體大力追捧偶像派演員及歌星,令兒童以為加入演藝界是成名致富捷徑,他提醒父母應多與子女參加文化活動,擴闊子女視野,建立正確的職業觀。 記者:謝明明、白琳

上述調查由傳音多媒體舉辦的「點蟲蟲熱線」進行,今年二月成功訪問一千零八十三名六歲至十五歲的兒童及少年,發現兩成八受訪者希望將來成為演員及歌星,其次是教師,有近兩成半。至於選擇醫生及律師則有一成三(見表)。調查又發現,五成一受訪者選擇職業首要考慮個人興趣,其次是「可以賺多些錢」及工作要有意義,分別有一成九及一成八。

教懂沒不勞而獲工作
調查顯示,四成半受訪兒童表示會「根據電視劇集的認識」而選擇行業。負責調查的社工林玉清昨指出,兒童受到電視媒體的影響,一般以為演藝界只有偶像派演員或歌星,他們憧憬過着明星當紅的情景,但往往忽略了當演員所需付出的努力,以及所面對的壓力和批評等。
她續稱,兒童每日平均約花二小時收看電視,可能從電視劇集內容得到錯覺,例如以為專業人士公餘都往酒吧消遣、擁有名貴跑車及大屋:「有位小六女生話佢想做秘書,因為佢見到電視上嘅秘書好舒服,傾閒偈,好似冇事做。」她呼籲家長應擴闊子女的視野,讓他們知道做任何職業都需憑個人努力,並無不勞而獲的工作。

參加文化活動擴視野
執業臨床心理及教育心理學家羅志華也指出,近年大眾媒體不斷追捧偶像派演員及歌星,令兒童及少年以為當明星容易名利雙收,「相反,做醫生同律師呢啲專業人士就要讀好多書,但未必會有好大成就,形成兩者強烈嘅對比,加上小朋友好受電視劇集影響,好似呢輪興《大長今》,可能會有好多小朋友希望成為中醫。」
羅志華提醒家長應多花時間與子女參加文化活動及旅遊,日常活動不應只局限逛街購物,擴闊子女的視野,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職業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