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文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每四名肥胖兒童中便有一人患有睡眠窒息症,機會率較正常體重兒童高出逾十倍;而肥胖兒童若同時有咽喉淋巴組織肥大問題,風險將會更高。有醫生指出,兒童患上睡眠窒息症可能會引致血壓高、精神不集中及過度活躍等症狀,甚至影響智力發展,呼籲家長正視兒童的體重問題。 記者:盧文烈
「以前瞓完成晚之後總覺得好似冇瞓過咁,𠵱家就一覺瞓到大天光!」現年十四歲的徐定淼七歲半時體重已達一百磅,其母當時已發現兒子熟睡時不斷發出呼呼的鼻鼾聲,平日又不能集中精神上課,經睡眠測試後發現兒子入睡後每小時出現多達二十七次的呼吸障礙,以及四十次的短暫缺氧現象,證實患上睡眠窒息症,需要進行切除扁桃腺手術。現時定淼雖仍有輕微睡眠窒息現象,但情況已大為改善。定淼表示,目前正積極減肥,並會多做運動,希望可徹底根治該病。
中大醫學院在一九九八至二○○○年邀請了九十名平均年齡十歲的兒童,進行肥胖與睡眠窒息關係研究,研究人員將四十六名體重平均達一百三十八磅的兒童分成一組,另一組四十四名兒童,平均體重則為九十磅。
研究結果發現,肥胖兒童組別,共有兩成六被診斷患上睡眠窒息症,但正常體重組別兒童的發病率僅為百分之二點三。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副教授李民瞻表示,由於肥胖兒童脂肪較多,咽喉部位的脂肪組織有機會阻礙睡眠時的呼吸,因此研究同時發現肥胖兒童若同時有咽喉淋巴組織肥大的問題,患上睡眠窒息症的機會將會更高。
該系目前正進行一項社區研究,了解睡眠窒息症對兒童的影響。李民瞻表示,外國研究發現,兒童睡眠窒息症引致的併發症包括高血壓及成長緩慢等,而由於患者在睡覺時經常會出現短暫缺氧,因此可能會影響患者的大腦發展,除了令專注力及集中力下降外,亦可能會影響智商。
睡睡窒息的症狀包括經常打鼻鼾、熟睡時不時要開口「唞氣」,以及比較「醒瞓」,經常在床上輾轉反側等。李民瞻提醒家長留意,若發現子女出現上述問題,須將病童轉介往專科部門作進一步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