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請不要讓我失望

歐洲,請不要讓我失望

王 丹 八九民運學生領袖

十六年前,當我還是一個在北京大學歷史系讀書的一年級學生的時候,是盧梭、洛克這些歐洲思想家的著作,給了我對民主自由理念的啟蒙,是法國大革命的歷史,給了我理想主義的熱情。一九八九年中國爆發大規模學生運動,當年也正好是法國大革命二百周年。歐洲在人類歷史上重大貢獻之一,就是使民主自由的理念,成為人類社會的不可動搖的基礎。這,本來應當是歐洲的驕傲。
十六年前,中共用常規戰爭的規模,鎮壓手無寸鐵的學生,當時的歐盟集體決議,對中國政府進行武器禁運以表達憤慨。這讓我們這些已經受到逮捕、監禁、流亡等等命運的學生深受鼓舞;讓我們知道,在國際社會,是有正義作為國際關係的基礎的。然而,今天,我們驚詫地聽到,歐盟已經要決定解除當年的這項禁令了。

是當年發表禁令的條件已經不存在了嗎?當然不是。有的歐洲政治領袖說,中國的人權狀況已經有了進步,這完全是對中國實際狀況的不了解。不錯,中國的經濟進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政治方面,應當說是有退步的。以我個人為例,一九八八年的時候,我在北京大學草地上組織民主沙龍,當局雖然不滿,但是並未強行阻止,但是今天,原北大學生楊子立等四人私下組織關於政治問題的討論,不僅被判重刑,而且在獄中受到虐待。請問,這是進步還是退步?
有人說,六四問題已經過去了。事實是這樣嗎?當然不是。今天,大批原來參與六四的人滯留海外不能回國,我本人就是一個例子。我原來持有的中國護照,五年期限到了,中國使館拒絕給我延期,剝奪我做一個中國人的權利。這都是因為我參與了六四;對於六四受到鎮壓的一方來說,中共政權對我們的打擊從來沒有中斷過。今天在中國,公開悼念六四死難者,都不是被允許的事情。我們有甚麼理由說,已經具備解除對華武器禁運的條件了呢?

我充份理解與中國保持接觸的重要性,事實上,我本人支援過美國給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支援過中國獲得奧運會主辦權。但是,對華輸出武器是另一回事。保持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得到好處的是中國老百姓;而賣武器給中國,得到好處的,只是那些軍火商和政府官員,對促進中國公民社會的發展,對提高中國民眾的生活水平,沒有關係。我不明白為甚麼在六四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在中國人權狀況不進反退的情況下,歐盟卻堅持要解除對華武器禁運。
歐洲在我的心目中,代表着人類對自由的追求的發源地,歐洲得到的尊重,就來自於對這種傳統價值的捍衞。如果中共至今仍然堅持當年屠殺學生是正確的──事實上他們正是如此──的時候,歐盟卻堅持送給屠夫武器;這樣的歐洲,還值得尊敬嗎?
歐洲,請不要讓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