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歲女學生李熙燕,自幼雙目失明,但她卻勇於克服身體殘障,除用功讀書外,更積極參與各種課外活動,奪獎無數。熙燕在特殊學校中三畢業後,於本學年轉到主流學校繼續升學,其傑出表現,令她成為○四至○五年度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助學金得主之一。
熙燕雖然失明,但學業成績及活躍程度,絕不遜於其他健全學生,從小到大,她奪過不少學科獎狀,又囊括許多運動獎牌,當中包括游泳、賽跑、擲木球、跳遠等。
記者稱讚熙燕表現出色,小妮子謙虛地表示︰「我唔覺自己叻,好多同學重叻過我,不過,我覺得返學讀書真係好開心,識到好多朋友,我最鍾意係英文科。」
熙燕當年因為未足月出世,醫生用了許多藥物搶救她,結果性命雖保得住,但藥物後遺症卻損害了其雙眼視力,最終導致她永久失明。
熙燕母親李太說:「最初我都好難受,四圍帶佢睇醫生,佢雙眼亦做過好多次手術,但結果都冇用。時間一路過去,我同熙燕惟有一齊學習去面對同克服。」
熙燕自小在專為視障學童提供教育的心光學校讀書,學校除了用點字授課外,課程編制與一般主流學校並沒有分別,生性懂事的她,一向品學俱佳。熙燕去年在心光學校中三畢業後,轉到主流中學繼續升學,其間雖然面對不少困難,但她卻勇於克服。
「我由細到大都喺心光學校讀書同寄宿,突然間轉去另一個陌生環境,我好需要時間適應;另外,𠵱家上堂用嘅課本、筆記、試卷,統統要專人幫我繙譯成點字,的確唔方便,不過,我絕對唔會放棄,我一定會讀落去。」熙燕堅定不移地說。
熙燕如此堅持,全因她相信「知識改變命運」,李太亦百分百支持女兒的決定,奈何因為家境清貧,許多資源也未能配合。「熙燕以前喺心光學校讀書寄宿,所有輔助設備都齊晒,但𠵱家佢讀主流學校,我哋要買一部點字打印機、特製電腦放喺屋企畀佢用,但呢兩樣工具加埋要幾萬蚊,我哋實在負擔唔起,𠵱家惟有暫時問志願機構借嚟用住先。」
李太是家庭主婦,丈夫任職的士司機,夫婦除熙燕外,尚育有三名年齡介乎五歲至十四歲子女,他們全部在學,一家經濟壓力很大。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有見熙燕自強不息,勤奮好學,將頒發助學金鼓勵,她最高可獲發四千元。
蘋果助學金自九七年成立至今,秉承扶幼助學的宗旨,資助清貧優異的中、小學生。以學生的學業成績、操行、家庭背景、經濟狀況、參與社會服務及課外活動的積極性等因素選出合資格學生。
二○○四至二○○五年度蘋果助學金有近六百七十名學生入選,總撥款額約二百七十萬元。此外,為使更多清貧學生受惠,蘋果日報慈善基金設有「助學金專戶」,歡迎善長捐款支持。
蘋果「助學金專戶」捐款編號︰C0601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charity.atne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