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民主派的民間公投遲遲未有進展之際,七間大專院校率先於本月底開始舉行學界全民公投,就○七年普選特首表決。這是香港專上學生聯會成立四十八年來,首次舉行的聯校公投。負責牽頭的學聯發言人余冠威批評,政改過程全是黑箱作業,港人根本無法參與,學聯希望藉香港首個公投,表達大學生對普選的意見,學聯不排除派代表上京,向中央反映學界意見。 記者:莊曉陽
七間院校於三月三十日至四月十四日期間投票,參與院校包括香港大學、中文大學、浸會大學、城市大學、理工大學、嶺南大學及樹仁學院,合資格選民人數約五萬人。公投的議題只有一項:「由二○○七年起,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必須由普選產生」。學聯發言人余冠威預料,總投票率約四成。
各大專院校的代表昨天在記者會上交代公投細節。余冠威表示,下月將是人大釋法否決○七、○八特首及立法會普選一周年,希望藉這次大規模的投票活動,「畀到壓力中央政府,有聲音話畀政府聽」,民意是支持○七年普選特首,希望中央重視香港民意,推翻人大常委會去年否決雙普選的決定,讓香港可以在○七年落實普選。
浸大學生會外務副幹事長陳嘉俊表示,在前特首董建華管治下,香港民不聊生,出現官商勾結,特首只向中央問責,香港淪為一個只有經濟、沒有民主的城市,只有普選才可選出問責的特首,希望藉這次公投展示人民的力量。
余冠威承認,即使公投結果是大部份大學生支持普選,「實質作用未必大」,卻有象徵意義。他表示,公投結束後,學聯將會約見港府政制發展專責小組,表達學生支持普選的意願,也不排除未來上京表達意見。
除了中文大學外,其餘六間大專院校的公投是由學聯牽頭,投票結果有法定效力。
中大學生會會長黃漢邦表示,舉行正式公投需要經學生會的代表會通過,但代表會即將換屆,無法趕及通過具法定效力的公投,所以中大無法參與學聯的行動,只能在校內舉辦非正式的「意向性投票」,讓同學表達意見。
科技大學和教育學院沒有參與上述公投活動。余冠威解釋,科大學生會也支持公投,一直有參與學聯會議,但由於學生會剛剛換屆,無法騰出人手籌備公投。教育學院則由於時間緊迫及聯絡問題,未能趕及邀請他們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