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匯控跌與窩輪有關

理財智慧:匯控跌與窩輪有關

滙控(005)公布業績之後,股價由去年11月高峯的136元下跌至近日的124元,使到對於滙控前景十分之有信心的投資者大感失望。而因為滙控市值佔去恒生指數3成多,滙控股價下跌,亦令到恒生指數未能突破14000點,但因為不少指數成份股也公布了業績,而且大部份有不俗的增長,因此預計恒生指數會在13000-14000點爭持一段時間。
2004年滙控股價的低位,是在去年5月所做的108元,距離現價124元仍有一段距離。通常業績期過後,會是股市比較淡靜的時間,而今年滙控會否在4、5月見底?就不得而知。
為何滙控股價會自2月的高位迅速跌至現在的低位?相信與衍生工具的活動有關。現時香港上市的滙控衍生認股證,數目達109隻,而當中除了有18隻屬於認沽證,及2隻屬於其他特種輪之外,剩餘的89隻窩輪都是屬於認購證,而這個認沽證對認購證數目比例,大約是1比5,即每5隻認購滙控輪才有1隻認沽輪,這個比率,比對於整體大市窩輪比例,已經較為合理。如果以全部窩輪市場計算,認沽輪對認購輪比例差不多是1比8至1比9,亦即每發行8至9隻認購輪之後,才會有1隻認沽輪發行。這個情況顯示,市場上的投資者始終喜歡買升多於買跌,這可能是中國人的傳統吧──不喜歡落井下石,在跌市之時買股市下跌來賺錢!

對沖活動加速跌勢
正因為認購輪的數目很多,發行人的對沖活動便很容易影響正股股價。根據現存滙控輪行使價的統計,最多行使價集中在125-135元的區域,滙控股價在135元之時,這些認購輪的對沖比率都很高,亦表示發行商要持有較多滙控正股,又或者相關的期權期貨產品。但當滙控股價開始下跌,對沖比率便會降低,發行人要對沖風險,便要把所持部份滙控正股沽掉,又或者要平掉其他衍生工具倉位,結果加速了滙控股價的跌勢。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