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我在一間報館做飲食記者,第一次外出工作,訪問的是一間小小的日本餐廳,老闆是位中年女性,日本人。那間餐廳最出名的食物是日式咖喱豬扒。平心而論,那兒的咖喱沒有甚麼特色,可是豬扒還是不錯的,外脆內鬆,細嚼之下,居然還有肉汁在齒頰間綻放。不過說到底,再不錯的豬扒,也就是豬扒而已。
跟羊肉、牛肉甚至雞肉相比,豬肉無疑是低調的,它沒有明顯的個性色彩,論嫩滑不及雞牛,論氣味,更沒有羊肉的霸道!許多人平靜地接受了豬肉,正因為它「沒有特色」,你想讓它成為甚麼味道,它就是甚麼味道。而且豬肉必須十成熟,完全不見血色才能入口,一碟豬肉在上桌前,往往已經歷了殘酷的煎炸燜燉蒸煮熬,生前死後均逆來順受。肉類之中,豬肉,是一種平凡到有一點點卑下的食材,它永遠不可能攀升到藍鰭吞拿魚或神戶牛的高度。
很多年過去了,吃了很多豬肉,可是一直沒有吃到「理想中的味道」。
某一天,在一個露天燒烤場,一個男人把一塊最尋常不過的燒烤豬扒放在燒烤網上,專注地翻烤,那塊豬扒,外層被烤得香脆,可是內層肉質卻是剛剛熟,保留了一點點鮮嫩的質感。我知道,那是我一生中吃過最好的豬扒。
能夠攻陷女人味蕾的,也許,只能是「愛情」這一劑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