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姪K三年前大學畢業,加入銀行,稍加訓練,就被派到分行做財務策劃師(financialplanner),其實即係做金融產品推銷,賣基金、賣結構性產品等等。世姪K呢三年內不斷考牌,關於保險、強積金、CFP等牌照,輪流應考。好彩佢對於讀書考試,素來叻仔,考牌冇難度,佢話佢嘅上司,四十幾歲,就慘咯,考保險牌都要考三次,因為離開學校愈耐嘅人,對考試愈係冇把握。世姪K話:「上司好有經驗,人客都好信佢,不過考牌肥佬嘅話,可能職位難保,我都戥佢着緊!」
大銀行之內,有幾千人考牌攞牌,如果遲啲金管局要財資部(主要喺dealingroom內做dealer之人)都要考牌,咁就幾乎無人不考牌,讀完MBA都冇用——唔知任志剛總裁考過乜嘢牌呢?保險、強積金、證券、財務策劃(CFP)、CFA、會計師、律師、財資人員、信託……講到你口夠。
賓架P同左丁山講:「現在銀行成為一間大學校,你叫香港人讀余光中、蘇東坡先至有嘢做,擔保有好多人成為中國文學專家。銀行為職員交學費、考試費、專業牌照費,職員考試要攞假,樣樣都係錢,相信大型銀行起碼有兩三千人考咗牌,中小型銀行都有三幾百,呢方面嘅考試、牌照支出,一年怕要二三百萬至六七百萬。支出增加唔在講,最煩係調配人手冇以前咁靈活,我做trainee嗰陣,兩年內做勻銀行所有部門,到處學習。現在未必得喎,唔少部門嘅工作都要有牌先至做得。」
讀書考牌嘅最大目的係出於「提高專業水平」嘅考慮,問賓架P:「𠵱家銀行專業服務水平係唔係好過十五年前好多呢?人客利益更受保障呢?呆壞帳更少呢?人客買各類金融產品,賺多過蝕呢?」賓架P答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