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富邦金融控股是目前唯一在台、港兩地,均擁有上市平台的台資金融控股公司,持有港基國際(636)的富邦金控,其董事長蔡明忠表示,香港是未來兩岸三地最重要的融資橋樑,「若台灣市場不好,不容易集資,或有投資適合用港基持有,就用港基集資」;富邦在港附屬公司如富邦花旗人壽(香港),不排除將來注入港基。
港基國際下月6日改名為富邦銀行(香港),富邦金控首席財務總監龔天行表示,改名後希望富邦「這條新來的過江龍」,讓本地市場加深認識他們,進一步發揮集團背景的優勢,目標是爭取2至3年內,與台商有關的貸款及財富管理業務,佔港基盈利貢獻比率,從目前零水平增至10至15%,股本回報率則從8%增至12%。
被問及港基會否仍伺機在港收購銀行,他說「不是不想,是機會不多」,但若有資產組合放售,特別是按揭資產,港基會很有興趣。
富邦金控為台灣市值第2大的金控公司,蔡明忠認為,在內地有重要業務比重而發展成功的台資企業,未來在港掛牌上市的趨勢更明顯。對於在港、台均擁有上市工具的台資機構而言,很自然會因兩邊市場情況,在需要融資時作出對沖安排,「哪邊市場價值好,就用哪邊集資」,他指出,本港證券市場是兩岸三地中最成熟可靠,富邦亦會因應投資發展及市況配合,部署以港基作為集資管道。
龔天行補充,港基現時市值不大,股票流通性不足,其資產值未全面從股價上反映,若遇到好的收購機會,透過發行新股增大港基市值,亦未嘗不可。
港基是富邦的大中華發展平台,蔡明忠表示,集團策略是鞏固本港業務同時,以務實態度伺機擴展內地市場,按中國入世日程,明年底外資銀行可參與本土人民幣業務,內地銀行將出現更多整合及投資機遇,「若有參股內地銀行的機會,當然會好好評估」。
花旗集團於2000年與富邦組成策略聯盟,目前富邦花旗人壽(香港)業務進度理想,首年新收保費在港名列前5位,料今年底可達收支平衡。對於會否在年底前注入港基,他指出,由於花旗的策略轉變,早前已將其在合資公司權益,賣給美資保險公司MetLife,交易尚待審批,故集團需要一段時間觀察才有結論。
至於富邦證券在港附屬公司,若研究結果認為放入港基有利,亦會注入,否則會與港基的證券業務分開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