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劑量有異不可撈亂服

藥物劑量有異不可撈亂服

【本報訊】對於一名患先天性心臟病女童疑服錯藥猝死,律敦治醫院心臟及內科顧問醫生劉育港拒絕作出評論,但他提醒市民未經醫生診斷,胡亂服食藥物是十分危險的事,最安全做法是盡快求醫,並把病歷如實告知醫生。他更指出患先天性心臟病人士,若錯服如收鼻水藥物及抗生素等藥物,隨時可能加劇病情,輕則引致患者心律不正,嚴重者更會導致死亡。

年約400嬰患先天心臟病
劉育港醫生續稱,即使兩個人患上相同疾病,但患者年齡、本身患病歷史的差異,所服藥物劑量亦因人而異,更何況先天性心臟患者因為本身病情影響,更要比平常人小心,不可亂服藥物。他解釋,一般而言猝死多與腦血管中風及心血管毛病或心律紊亂有關,由於猝死女童本身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因此猝死可能與心臟毛病有關,但真正死因仍需待剖屍檢驗確定。
根據香港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本港每一千名初生嬰兒中約有六至八人患上先天性心臟病,若以每年有五萬名嬰兒出生推算,本港每年約有四百名初生嬰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修復或換人工心瓣治療
劉育港醫生解釋,先天性心臟病一般指心漏症、先天性心臟血管毛病及大動脈心瓣狹窄等病,患者可能因心臟機能較差,體質虛弱,部份人更可能因此影響發育,容易感到氣促、心律不正,個別患者身體更可能出現發紫、發藍。
劉醫生指出人體心臟共有四個主要心瓣,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動脈瓣及肺動脈瓣,心瓣張開時讓血液流過,心瓣關閉則防止血液倒流,令血液正常地循環全身。至於一般心瓣毛病則指心瓣開合出現問題,例如張開幅度不夠闊,即所謂「心瓣狹窄」,或心瓣關閉時未能完全封閉通道,即所謂「心瓣關閉不全」。
他補充,先天性心臟病並非不治之症,現時醫學界對先天性心臟患者會施行心瓣修復及更換人工心瓣手術等作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