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三洋、東芝、松下、日立這些日本品牌廣為港人熟悉,但日本電子及資訊科技協會指摘,本港有逾一百一十間公司利用與日本電器名牌一模一樣或極相似的名稱註冊,然後在中國售賣電子零件,誤導消費者。協會要求港府檢討本港公司的註冊程序,日本政府將成立防止盜竊知識產權的新機制,並會以本港的侵權公司作為首輪打擊目標。
日本傳媒報道,日本電子及資訊科技協會(JapanElectronicsandInformationTechnologiesAssociation)發言人表示,日本政府下月將會實施打擊侵權新機制,協會已代表三洋(Sanyo)、日立(Hitachi)、東芝(Toshiba)及松下(Matsushita)向日本政府表達對事件的關注,日方屆時會正式向港府提出抗議,要求港府檢討公司註冊程序及加強商標保障。
協會發言人表示,本港有超過一百一十間公司,名字抄襲日本電器名牌,或以極相似的名稱誤導消費者;然後到內地售賣電子零件,令人誤以為有關零件是日本廠商所製造,影響日本廠商盈利和品牌形象,也導致投訴增多。
協會指摘,在本港進行公司註冊的程序太簡單,日本公司過去已多番控告侵權的本港公司,但若單靠法律行動阻止每個侵權行為,而港府不正視問題,侵權的現象將永遠無法杜絕。
本港工商及科技局發言人回應謂,港府若接獲投訴,會跟進事件。發言人說,商標註冊受到地域限制,建議廠商如想加強自身保障,應在相關地方進行商標註冊,若出現侵權事件,也可循法律途徑追討。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青衣分校資訊及通訊科技學系首席講師梁秉雄表示,上述公司可能只進行了簡單的商業登記,並非以「有限公司」名義註冊;但若公司名稱令人誤以為是日本牌子,是有欺騙消費者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