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指《基本法》的立法原意清楚,新一屆特首只是做前任餘下的任期,理據也得到市民的支持,所以沒有必要修改《基本法》。他又強調,人大常委會不會輕率釋法,但每一次釋法都為香港解決了問題,例如居港權問題,政府會留意事態發展,看看是否提請人大釋法。有學者批評,每次人大釋法都是破壞法治基礎,為香港製造新問題,說人大釋法為香港解決問題,只反映林瑞麟「水平低,冇深思熟慮」。 記者:莊曉陽
林瑞麟昨天接受商台節目《政好星期天》訪問,在談及特首任期的爭議時表示,人大不會輕率釋法,「每一次為香港釋法,都係為香港解決問題」,包括九六年解釋國籍法,讓香港人可以保留外國護照,以及九九年就居港權問題解釋《基本法》,當時也得到立法會及民意的支持,「只要一日繼續做,《基本法》一日有一國兩制,一日對香港法治都有信心。」
「我自己都非常關心香港嘅法治,我繼續做係對香港嘅法治有信心。」林瑞麟表示,任何人均可以向法院提出司法覆核,但若爭議涉及中央與特區的關係,包括特首的任命,終審法院要按照《基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提呈人大常委會釋法。
林瑞麟強調,政府會視乎情況發展、相機而行,決定是否主動尋求人大釋法,平息爭拗。他在節目後表示,未曾收到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喬曉陽訪港的消息,指近日報道屬揣測。
對於林瑞麟指人大釋法能為香港解決問題,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直斥,「林瑞麟水平低,冇深思熟慮,冇考慮政治後果!」他指出,居港權的釋法是基於大批人會來香港的錯誤前提,破壞法治基礎,去年就○七年特首選舉釋法,更是變相修法,把普選進程拖慢,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製造更多新問題。
另外,立法會社會福利界代表張超雄在香港電台《給香港的信》節目中表示,補選特首任期爭議的焦點,已不再只是兩年抑或五年的問題,而是香港的法治能否維持。張又指,他將在立法會反對《行政長官選舉條例》修訂草案,提出司法覆核則是保護本港法治的最後選擇,但若草案被否決、又有人提司法覆核,人大常委會又會釋法,令香港法治再一次受損害,這令他感到左右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