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錯萬錯都是教練的錯?戰績不濟炒教練、球員表現差炒教練、球隊不和炒教練、交易失利炒教練……,皆因教練最好「恰」!
今日的NBA,球員有保證合約和工會保護,但教練卻如黑市勞工般毫無保障,球隊有任何頭暈目眩,打個噴嚏,教練即成了首當其衝的犧牲品,就連甚麼七日通知,甚至遣散費等基本勞工權益也可慳番,夠晒方便。
木狼副總裁麥希爾炒教練桑達斯時就不諱言:「錯非只在教練身上,但這是最快捷了當的方法。」言下之意,犯人雖罪不至死,但還是要推出午門斬首,以解燃眉之急。這正好解釋為何近年NBA炒教練成風,繼去季近半數教練被炒後,今季已有九隊易帥。不要忘記,季後賽之後才是教練裁員高峯期,屆時各隊班主及GM(總經理)又將進行一輪驚心動魄的「大換血」。
其實,不少教練當了上級的替死鬼:木狼今季戰績急降,主因之一是「兩老」卡素爾和史比維爾表現大跌,以及中鋒奧羅獲根迪「爛泥扶不上壁」,可是這些「貴價次貨」全是麥希爾招攬回來的,現在卻要桑達斯獨背黑鍋。以麥基迪換取法蘭西斯,之後又將莫比利交換帝王的基斯迪(現於傷兵名單),全是魔術總經理JohnWeisbrod一手策劃,現在弄巧成拙,就要教練戴維斯做代罪羔羊。紐約人和拓荒者的爛攤子(軍費最高,成績糟糕),主要因總裁湯馬士和約翰尼殊屢次決策失誤所至,結果又以炒教練了事。
現時NBA教練的年薪約為三至四百萬美元,比起球員或GM平得多,而且每隊約有三至四名助教作後補,有不少前教頭也隨時候命,在「工資低、貨源多」下,恐怕NBA教練炒風繼續吹。
深籃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