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必須發聲!」 - 李怡

李怡專欄:「必須發聲!」 - 李怡

前天台灣彷彿重演了香港○三年的七一大遊行。事實上,在遊行前一星期,陳水扁就提到香港反對二十三條立法的遊行,表示台灣也應該為和平發聲。三月廿六日大遊行前一天,阿扁南下為高雄國際詩歌節揭幕時,引用紀弦的詩:「我必須發出聲音,因為只有我自己的聲音才能證明我的存在。……/否則,被取消的必然是我自己,/來自任何方向的一陣狂風都可把我吹熄,/如吹熄一根火柴的火,/那麼輕而易舉。/我的聲音證實我的存在,/故我不斷地發出聲音。」阿扁希望台灣人在三二六都能站出來,大聲地把民主、和平的聲音,傳達給全世界。
儘管新華社針對三二六大遊行發表的評論員文章,指稱大遊行是「台獨虛張聲勢」,是民進黨和極端台獨分裂勢力刻意扭曲《反分裂法》的立法宗旨,惡意誤導台灣民眾,企圖挑動兩岸對立,製造兩岸緊張而搞的「一次無聊的政治嘉年華」。

但大遊行的主調並不是「台獨」,儘管有獨派大老領隊的第九大隊有人喊「台灣一國,一邊一國」的口號,不過整個遊行打的是中華民國的國旗,而不是民進黨的台灣旗。陳水扁及高層官員參加了遊行,但沒有發表演講。遊行的主調是「保民主、愛和平、護台灣」。這個主調無疑是台灣朝野與絕大部份民眾都認同的價值觀念。不僅是台灣,而且在香港、在中國、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誰會公開反對民主與和平?誰會不想保護自己的家園?只不過其他地方並沒有在民主與和平問題上受到威脅,但中國制訂的《反分裂法》卻是對台灣的民主和平的威脅。
民進黨及台獨分裂勢力有刻意扭曲《反分裂法》嗎?但為甚麼國民黨、親民黨都公開表明反對《反分裂法》呢?為甚麼民調顯示,台灣六成民眾都反對《反分裂法》呢?為甚麼美國國務卿賴斯訪問北京後,經中國最高層領導人解釋,仍認為《反分裂法》製造兩岸局勢緊張?為甚麼歐盟因《反分裂法》而有可能推遲撤銷對華售武禁令?

北京不可能不知道,它的「非和平方式」的法律,不會如北京所願地被國際社會解讀成「和平」的法律,因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呼籲國際對《反分裂法》「要有正確認識」,意思是全世界對此法案的認識都「不正確」,而只有中共的認識最正確。
三二六遊行出現了外界認為是怪異的現象,就是執政黨上街遊行,在野黨反而較抑制。但這並不表示執政黨與在野黨在《反分裂法》的問題上有嚴重分歧。國民黨主席連戰表示,各人表達方式不同,最重要是讓台灣和平、安定。陳水扁、謝長廷都表示,他們是以國民的身份(即不是執政者的身份)參與遊行。《反分裂法》的通過,台灣不少人認為是意外地化解了台灣社會的政治分裂,促使了族群的融和,因為無論是藍綠,都認同「和平、民主、保台灣」是社會的共識,「憲法一中」即認同中華民國是朝野最大的公約數,扁宋會達致的共識,陳水扁對《反分裂法》的反應以爭和平而不是爭獨立為基調,都說明三二六凝聚了台灣全民共識,就是一、要和平;二、要由台灣不分族群的人民決定台灣的命運;三、對外來武力干預的威脅表達不滿。
中共口口聲聲「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但對台政策卻與台灣人民的希望越去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