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麻瘋村千三人沒身份

四川麻瘋村千三人沒身份

四川省越西縣有條與世隔絕四十年的「麻瘋村」,迄今全村一千三百多人中,僅剩下約一百名麻瘋病人,但因當局仍未解除封鎖,村內無人獲發身份證,不能外出,成年男女無法正常談婚論嫁,全村三百多名健康兒童,更被迫失學。

「麻瘋」一度被視為無法根治的高度傳染性疾病,患者幾乎被終身隔離。
一九六○年代,越西縣出現麻瘋疫潮,省政府把全縣麻瘋病人集中安置在大營盤村,稱之為「麻瘋康復村」。
時至今日,麻瘋病已完全受到控制及根治,但這條「麻瘋村」仍為世人所棄,全村一千三百多名村民中,麻瘋病人不足一百人,卻因為當局仍未正式解除封鎖,村裏無人有戶口和身份證,無法走出村外。

多數村民沒病仍被軟禁
而在當地的傳統中,只要家族中有人患上麻瘋,即使下一代沒患病,都無法正常婚嫁,只能與其他麻瘋者的子女互相嫁娶,令他們世世代代背負「麻瘋病人」的標籤,受盡歧視。
據悉,在「麻瘋村」第一代病人中,有二十多人終身未婚,由於現時全村適婚年齡的女孩「買少見少」,已有幾十位村中男孩肯定娶不到老婆。

自幼已下田雙手長滿繭
至於村內三百名已到了適學年齡的兒童,也因為父母是麻瘋病人,無法到正規的學校讀書,被迫失學。
山下的一所公辦學校的校長坦言:「沒辦法,『麻瘋村』的孩子來一個,我的學生就會跑掉一百個。」
雖然有熱心人士在五年前在當地募捐修建了一所小學,但不少麻瘋村兒童,因家境貧窮,小小年紀已要落田耕種以及負起家務,沉重的勞動以及長期嚴重營養不良,讓他們每天疲憊不堪。當中不少兒童雙手乾癟、長滿繭,還留下勞動時被荊棘與刀砍傷的處處傷痕。
《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