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少父母都奉行「一孩政策」,以致出現不少「大少爺」、「小公主」。有升小一專家指出,獨生子女往往較依賴父母及外傭,有的甚至連蘋果有果核也不知,也不會自己除掉使用「魔術貼」的鞋,如果孩子在參加著名直資及私立小學入學面試暴露出來,多難以獲得取錄。 記者:倪清江
學童課程中心ChurchillChamber昨舉行兩場小一入學面試講座,共有百多名家長出席,主要是本學年幼稚園低班(K2)學生的家長。中心課程發展總監Annie歸納八項獨生子女常出現的行為問題(見表一)。她指出,不少中產家庭的獨生子女都是由外傭照顧,又備受父母鍾愛,故自理能力較低,如整理衣服、沖廁、執拾玩具都不會,連除「魔術貼」鞋都假手於人。
她指出,家長不能怪外傭過份照顧,父母才要負最大責任,「有啲媽咪問個仔去完廁所有冇洗手,個仔話有,就冇再理佢……有時父母未及仔女開口講,就主動幫佢哋,咁會令佢哋唔識表達。」她說,不懂表達自己想法的學童,在小一面試時往往只答「唔知」或以單字回應,大大減低獲取錄機會。
她表示,曾問學生蘋果有沒有果核,有學童說沒有,原因是他吃蘋果前家人都已切去果核,也有學童不知父母姓名,又或混淆父母的工作及姓名。她認為家長如要子女成功入讀名校,便要從細微處教導子女。
現時官、津小學在小一收生階段不會面試學生,但直資及私立小學可以,由於愈來愈多官津名小學轉為直資小學,故面試變得重要。
昨日在講座上,Annie向家長介紹多間著名直資及私立小學的面試特點(見表二),其中拔萃女小學校方會安排兩名面試生玩「包剪囗」,贏了的一方可決定先見校長或先看圖書,藉此了解考生的自信及決斷力,以及平時有否閱讀習慣。
此外,多數學校都關注親子關係,校長會透過與學童對話,了解家長平時如何教導子女,「有個小朋友話星期日爸爸唔得閒陪佢,因為要入馬場喎。」
新一年度的直資及私立小學入學申請將於九月開始,但不少K2家長已開始計劃,昨到講座鍾女士說,她安排兒子學游泳、彈琴、吹木童笛及學英詩,月花約四千元,希望他能入讀名男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