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信首選 - 陶傑

合信首選 - 陶傑

中國政府遺棄了董建華,誰來繼任?「胡溫新政」挑來揀去,不得已,只有挑一個「港英餘孽」來當特首。
也真是太為難了。曾蔭權爵士不做,誰又能做?中國有欽點任何人做特首的全權,論親中「愛國」的安全系數,中國本來有很多更可靠的選擇,例如由鄔維庸當特首,蔡素玉做政務司司長,王紹爾當民政事務局局長之類。但是,看似選擇許多,中國其實根本沒有選擇。
在英文裏,這種「看似有許多選擇,其實根本沒有得選擇」的困局,有一句很貼切的俗語,叫做「合信的選擇」—Hobson'sChoice。

合信(Hobson),是十七世紀英國劍橋的一個馬主。他有一座馬廐,養了許多匹馬。但他有一個怪脾氣,平時以捉弄顧客為樂。他的馬通通出租,每當有人上門想租馬,他都向顧客說明一條規矩:只能租離馬房大門最近的一匹,不然老子就一匹也不租給你。合信的租馬行規,令他名垂英語史。凡向他租馬的顧客,上門都沒得選擇,只能要離大門口最近的一匹。這就叫Hobson'sChoice。英語既有這句俗語,英國人玩弄中國,當然也懂得含蓄的一手。香港主權移交前後,「港人治港」的馬房,離大門口最近的三匹馬,由英方老謀深算地安排,依次為鄧蓮如、陳方安生、曾蔭權。三匹馬繫在最當眼的地方,故意讓中國來挑選。鄧小平其實也蠻欣賞鄧蓮如,因為鄧蓮如陪着利國偉和鍾士元去北京會見鄧小平。鍾士元說香港人有信心問題,鄧小平不承認,並大罵鍾士元是「港英餘孽」。氣氛弄得一下子僵了,只有鄧蓮如打破緘默,說:「香港人確實沒有信心啊。」中國最有權力的人,鄧蓮如敢於頂撞,鄧小平對這個女人刮目相看,據說事後問左右:那個女人是甚麼人?

如果沒有「六四」,鄧小平活得夠長,鄧蓮如會是第一屆特首,這就是英國人為中國排列馬陣的Hobson'sChoice。結果,鄧小平向平民學生開槍,香港百萬人遊行,中國不再信任香港,鄧蓮如體面告退,剩下來,還有陳方安生,還有曾蔭權,都是英國人為中方裝列的Hobson'sChoice。
以為馬很多,隨你選,實際上不由得你選。即使有一天,第三人選讓港共的暗箭射倒,接下來還有第四個Hobson'sChoice,而且據說還會是一個女人。「合信的選擇」含蓄之處,是選馬的人,表面是胡錦濤,一心以為這匹「首選」既適「合」,又「信」得過,但其實那還是前殖民主的眼光。英文裏的俗語多,俗語的後面有典故,典故裏又別有名堂。欣賞英國人巧布機關,兼學英語,八年來益智無限,令人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