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游資充斥支撐美國雙赤

平心而論:游資充斥支撐美國雙赤

聯儲局一如所料在3月22日加息1/4厘,美元也因此略為轉強。但全球財經界卻認為,美元的弱勢主要來自美國雙赤嚴重,所以利息的微弱升幅,不足以令美元轉強,歸根究柢,其治本方法是設法令雙赤降低。
這是談何容易的事,要求減低赤字的聲音已擾攘多年,即使那些財經巨子如股神畢菲特、微軟蓋茨都加入呼籲減赤,但赤字還是不斷上升。據3月16日美國商業部公布其2004年經常帳赤字是破紀錄的6600多億美元,展望今年,赤字仍會是有增無減。

機構投資者為利而來
一個國家經常帳長期出現巨大赤字,即表示這個國家要倚靠向外借貸來保持經濟穩定、國內投資和消費。美國正陷入這種情況,所以絕大部份世界輿論都批評美國那種先花未來錢的策略不對,隱隱然指摘美國要不斷倚靠外國資金幫助,才能免於經濟衰退。這種一面倒的指摘,最近被一些財金官員駁斥,他們認為大量資金湧入美國,並不是被逼來填補美國雙赤,而是因為全球大量積壓的資金需要找出路。美國因為其市場龐大,投資環境相對完善有序,自然成為全球資金首選,所以即使美元積弱已深,再加上大量的負面報道,外國資金還是大量湧向美國。

據美國財政部報告,單是今年1月,外資買了價值920億美元的債券和股票,比去年12月多了300億美元。大部份買家不是外國的中央銀行,而是私人投資機構,因為前者有時為了政治因素(例如貿易盈餘太大),不得不把賺來的美元買美國債券,但私人機構的投資一定是為利而來,如果稍微對美國經濟環境有所懷疑,就一定不會有那麼多資金投入美國市場。
人們不禁要問,這些大量游資從哪裏來?大致上,游資分為兩大類,其一是源自戰後嬰兒潮的退休儲蓄,特別是來自那些工業發達、人口老化的國家,例如日本和歐洲。據聯合國估計,到了2050年,在美國每100人中,有34人已屆退休年齡;但同期在日本,每百人中有78人和歐洲的60人需要退休,因此,隨着時日推移,愈來愈多的資金會投資世界各地的金融工具以備養老之用。但回顧近期歐洲和日本的金融市場,其利息嚴重偏低,日本利息長期處於零狀態,股市也好不了很多,展望來年,經濟增長前景殊不樂觀,所以目前來說,大部份資金還是往美國市場去,間接助美國維持雙赤局面。

短線有利長線有隱憂
另一個資金來源是那些新發財國家,例如中國、南韓和泰國等,因為它們的出口強勁,賺來很多美元外滙,為了避免1998年的貨幣大崩潰,這些國家都儲存大量美國長短債券以穩固本身貨幣。這些央行的行動直接承擔了美國一部份債項。
以上兩大類資金來源令美國利息長期偏低,短期而言,這對壓抑通脹和維持經濟增長有很大幫助,但長遠來說,當那些退休人士開始靠賣掉手上股票債券來生活的時候,美元的沽壓又會重臨。
李庚 英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