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台灣三二六大遊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認為,遊行一方面反映出台灣當局、台獨勢力對反分裂法的歪曲宣傳,有效煽動島內民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陸目前的對台工作任務仍然艱巨,有必要透過更多具體行動,消弭部份台灣民眾對大陸的反感。
時殷弘昨日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說:「不少參與遊行的民眾,對反分裂法並不了解,也不願意去了解,只聽說反分裂法中有對台動武的條文,卻沒有注意到它整體上是主張和平統一,並把對台動武局限在三種可能性上。」他認為大陸有必要加強對台宣傳,並作出更多對台釋放善意的「具體行動」,例如加強兩岸文化交流、開放更多台灣南部農產品進口、甚至同意台灣以適當名義參與國際組織等。
不過,時殷弘也認為,這次遊行長遠來說對兩岸關係不會帶來太大的負面影響:「陳水扁昨日沒有發表講話,沒有提出公投、制訂『反併吞法』等,這已不算是十分糟糕的情況,顯示他在美國的壓力下,在台獨上有所收斂。」
對於台灣有人把昨日的遊行,與香港前年七月一日反對《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的大遊行相提並論,時殷弘認為兩者在性質上有差異:「那次港人遊行主要是不滿董建華施政,沒有人質疑中國對香港的主權;但台灣的遊行則由台獨勢力發起,意圖割掉中國的國籍。」
本報記者
